(' 韩泽玉可还记着某位骑射成绩第一名的优等生,擅自减了他的晚间互动课程,小心眼儿又爱记仇的他表示:此仇不报非君子!
优等生苏时恩深知他家夫郎的本性,只得无奈妥协,答应晚上给他补课,这才勉强平息了某人的怒火。
可问题还没解决,苏时恩需要一个答案,为什么终极学渣会主动学习律法?
对此韩泽玉可有话说了,摆事实、讲道理,滔滔不绝的从各方面、多角度、深层次的论述学习律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听了韩泽玉的辩解,苏时恩才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
从他刚刚的长篇大论之中,苏时恩提取到了两个关键信息,一是他家玉哥儿正在谋划一件事,二是他之所以学习《刑律四百六十条》就是为这件事做铺垫。
简言之,韩泽玉学习刑律是为了更好的钻空子,民事纠纷好解决,无外乎破财消灾,可一旦触及到律法,那就不是钱财能轻易解决的。
私人恩怨可以偷偷套麻袋,或者像对付苏家那样,装神弄鬼吓唬一番。
可要想在明面上做些手脚,最好还是明晰了界限才好下手。
其实韩泽玉也没想干嘛,在哪儿混总得懂规矩,毕竟他可是个有边界感的老实人……
第118章 盗版书籍
韩记食肆的一号分店开始试营业阶段,这次他们不做自助餐了,改为了小区食堂的经营模式,卖小份菜。
菜品都是很小的一份,想要吃饱的话,最低四文,四文钱能买到两个杂粮馍馍,还能喝到免费的骨头汤。
若想要吃好的话,四十文都打不住,因为店里的菜品种类丰富,价格低廉,一小份也吃不了几口,因此就会给人一种多吃几样也不贵的错觉,不自觉的就会多拿上几份。
这都是后世之人总结出的经验,无需借鉴,照搬照抄就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业,这要是还能失败,都不好意思自称是穿越人士。
这次的试营业依旧是三天,打八折,单人单次消费满二十五文的送一个鸡蛋。
一号分店的顾客群体主要是码头上的工人和靠岸补给的船只。
在这附近摆摊的不止一家,但他们售卖的大都是些小吃和早点。
韩泽玉买过摊位上的吃食,味道一般,只能说是价格便宜,量大管饱。
有一家卖包子的手艺还不错,在韩泽玉不厌其烦,苦口婆心的劝导之下,最终选择弃暗投明,撤了自己的包子摊儿,去韩记食肆做起了白案师傅。
理论派大师韩泽玉,指导老师傅学习新的烹饪方式,水煎包、灌汤包、烤包子……
老师傅觉得自己当真是遇到了贵人,在韩记食肆工作,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夏天不畏酷暑,冬季不惧严寒。
最关键的是小韩老板愿意无偿的将绝世技艺传授于他,这种精神难能可贵,反正老师傅认为自己做不到如此地步。
在做出一些调整后,韩记食肆一号店正式开业。
赵氏把韩雨沫跟陈媛媛带了过来,家里的地还没种完,韩诚还得过些时日才能过来汇合。
韩泽礼入了蒙学,目前看来学的还不错,多亏了之前苏时恩辅导的好。
韩泽苍依旧在青山书院学习,放假的时候会给泽礼补课。
大房的韩雨莲今年已经十二岁了,她将分配给她的田地租出去,其实就算是租给了韩泽玉。
小姑娘带着自己为数不多的积蓄,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府城拜师学艺。
韩泽玉租住的小院子还没到期,这边就已经提前竣工了,他没想着退租,一是想让这边通风的时间再长一些,二是那边住着挺方便的,就没提搬家的事。
反倒是房东大娘找了过来,旁敲侧击的问他们是不是要搬走,她可以把租金退给他们。
原来是大娘的女婿不欢迎她,亲家母也话里话外的挤兑她,小老太太不想给女儿添麻烦,就想着搬回来住住。
韩泽玉鼓励周大娘:“甭管多大岁数,一定要经济独立,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手中有粮才能真正做到心中不慌。”
经历过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周大娘深以为意,人活着总得有个价值,哪怕只是金钱上的价值,不然人家图你什么呢?
韩泽玉答应让周大娘搬回来住,反正她只住在那间上了锁的房间,用她自己的话讲,自家老头子的灵位有啥可怕的,老头子在世的时候也没少挨她的揍。
韩雨莲带着自己最满意的一副绣品来跟周大娘拜师学艺,老太太觉得她的绣工有待提升,好在悟性尚可,就将人收了下来。
韩泽玉觉得两个人太冷清,又厚着脸皮把自家雨沫和赵媛媛给送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