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老匹夫可算是下台了,让他倚老卖老,仗着辅佐过两任帝王就敢跟朕指手画脚,可给你牛逼坏了……
咳咳,朕失态了,竟想到如此粗鄙之语,赶忙端正坐姿,继续批阅奏折。
本以为还得忍他两三年,万万想不到,那个花心的老不修,还挺会体察圣意。
待朕瞧瞧,赏他些什么好呢?
“苏爱卿,你说长寿之人故去后,要送些什么才能既显得高雅而又本质淳朴呢?”
苏时恩装作思考的样子,实则在心里疯狂吐槽,这是既要、又要、还想要啊!
不就是舍不得花钱,还非得装体面吗?
那陛下您可算是问对人了,他跟玉哥儿就是秋风专业户,在送礼一道上绝对是个中翘楚。
“微臣斗胆揣测圣意,陛下是想劝李大人节哀吗?”
皇帝陛下也不生气,只淡淡的“嗯”了一声。
苏时恩提议道:“依微臣之拙见,不如就赠一幅墨宝,‘孝悌忠信’四个字,赠给李大人再合适不过。”
原本他想说“父慈子孝”来着,但他毕竟跟李唐是同事关系,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他可不想被记恨上。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此乃人生八德。
仅以上半句赠予缺德之老匹夫,妙哉,妙哉呀!
其实苏时恩真没那个意思,实在是某位大佬想多了。
皇帝陛下行动力惊人,挥毫泼墨,一气呵成,书就四个大字。
仔细端详片刻,满意的盖上印章。
“王默,拿去内务府,让工匠装裱上,明日送去学士府。”
王默领命,带着陛下的墨宝出了宫。
君臣相得益彰,苏编修当真是了不得。
皇帝陛下心情好,看什么都顺眼,苏爱卿实乃朕之福将,要是有机会能见见他夫郎就更好了。
再等等,时机尚未成熟,有些事情还需要求证。
苏时恩听见翻书的声音,不由得偷偷打量起来。
无语问苍天,陛下您就一本书吗?为何总看《原夏纪年》?
究竟是哪些情节值得您反复回味,您告诉微臣,微臣连夜就改。
圣意岂是你个芝麻绿豆大的七品官能参透的?憋着吧你……
这天下午,苏时恩提着两盒点心回到翰林院。
还是一如既往的抠门,谁也不给,都给玉哥儿留着。
明天就不是他当值了,下次再想吃到御膳房的点心,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
“苏编修当真是为翰林院争光,我等穷翰林也算是开了眼界。”
苏时恩一本正经道:“得入翰林院,实乃三生有幸,毕生荣光,吾辈虽人穷,但志气不能短,柳兄休要妄自菲薄。”
“苏编修好福气,御膳房的点心可不是谁都能吃上的。”
苏时恩略显惆怅:“我是谁?谁是我?谁都能吃上点心,为何我不能?”
“我入翰林院三年,也没见过御膳房的点心长什么样,但凡能看上一眼,此生无憾矣。”
苏时恩目露怜悯之色,果断转身将食盒提了上来。
揭开盖子给面前之人看了一眼,当真只是一眼,之后他就迅速的合上了盖子。
“现在看过了,你这辈子便可圆满了,放心的去吧,朱兄不必谢我。”
几人纷纷败退,掩面而走。
苏时恩不屑冷笑,就这战斗力,比不上他家夫郎的十分之一,练手都不称职,也敢在他面前蹦跶?
“一群酸儒。”
顾探花正襟危坐,刚刚一定是他听错了,他可不是酸儒,他是风流才子。
可惜啊,他已经被赐了婚,以后怕是风流不起来了。
风平浪静的混到下衙,苏时恩又是最积极的那一个,像脚踏风火轮般,“走”的飞快。
铁东铭在宫门处跟兵部尚书扯皮,突然看见一道熟悉的身影极速掠过。
“苏编修,请先留步,我有话跟你……”
行吧,他有话也只能下次再说了,这人走的也太快了,是脚不沾地还是身后有狗撵?
一直想跟他谈谈,结果几日不见,人家混成了天子近臣,想见他一面只能靠围追堵截。
要不他先跟韩泽玉谈一谈?
算了算了,那人惯会胡搅蛮缠,武力值又高,只怕更不好对付。
苏时恩听见了铁将军的呼唤,他刚刚是故意装作没听见的。
“玉哥儿,刚刚我出宫的时候,铁将军喊我来着,估计是要有所行动。”
“该躲的人不是你,咱们要掌握主动权,下次你看见他就主动一些,要迎难而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