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121章(2 / 2)

赵宝珠在旁边儿看着,忍不住落井下石:“现在不说不知了?我还当您们诸位年老体虚,该忘的都忘了呢。”

众人闻言哭声一滞,脸色一阵青白。赵宝珠这话说得太损,是在讽刺他们方才还在说什么不知之罪,现今看到罪证又麻溜磕头求饶,被这么个小后生如此讽刺,众人皆是心肝抽疼。

叶京华也听见了,看了赵宝珠一眼,接着收回目光,道:“都起来吧。”

众县令闻言,还不敢起来,待叶京华的目光在他们脸上略一顿,这才麻溜地一个个爬起来。

待人都站起来了,叶京华才淡声道:

“我初来乍到,于政务不熟,才疏学浅,若有错漏之处,还请诸位多担待。”

众人一听这话,皆是一懵,茫然地看向叶京华——这话又是什么意思?

若说新科状元,世代书香门第的叶京华才疏学浅,但这天下恐怕没人敢说自己识字了!

然而接着,他们便听到叶京华接着道:“虽我德行尚浅,但身负皇恩,做事不可不谨慎,往后于生丝税赋一事,还得按律法行事,以免有所错漏。”

听了这话,众人才恍然大悟,岐县县令反应最快,立即符合道:“那是自然,那是自然——此事本就该按照律典而来,往日里是我等做事疏漏,今后由大人当政,我们必定恪守历律,不敢错漏。”

有了他带头,其余人随之附和。这话就是在说今后的税赋得按照律典来,生丝税赋由各县均匀摊派。当那陈斯一倒台,他们便心知这事恐怕有变,因而虽税赋重了,却也不算太出乎意料,更重要的是——叶京华言语的意思,分明是在暗示他们若往后积极配合,将生丝税赋老实交了,以往的那些烂账,便算作是’错漏’——

有这台阶,众人立马顺坡下驴,反复跟叶京华保证今后会恪守税律,就差赌咒发誓了。

叶京华静静听了,也没说好还是不好,待众人说的口干舌燥,才道:

“——诸位有此心,吾心甚慰。”他声音平淡,说完了场面话,话锋骤然一转:“可先前之错漏不除,终是显得突兀,若是上官问起啦,不知该如何作答。”

众人声息又是一滞,将这话在心中转了两圈,这才品出些味道来——这是在向他们追缴以往亏空的税赋呢!众人顿时心头一沉,面皮发紧,那可是近十年之生丝税赋!现今要让他们补,哪里来得那么多丝?况且丝不是都由无涯县交了吗?到底是不缺朝廷的——

但这话他们也只敢在心里想想罢了,在官场之上、能用钱粮摆平之事,都算不得大事,若是此事不能摆平,彼时东窗事发,他们的脑袋还要不要了!

几县中最为富庶的岐县县令率先狠下心,咬了咬牙,道:“往年所缺漏之数,下官定按数清缴!”

他一发话,其他人不说也不行了。众县令便一个接着一个咬牙向叶京华交了老底。

“嵡县愿补上亏空。”

“凉县——”

“理县——”

众县令答了

然而待他们都说完了,叶京华也未表态,而是转向了赵宝珠:“赵大人,此事你是苦主。”

众县令听到这句话,登时愣住了,没想到叶京华竟然连在处置上都要问赵宝珠的意见。他们虽然惊异不平,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也说不出什么,齐齐转脸看向赵宝珠。

赵宝珠端坐于座上,闻言,他微蹙起眉,手扶在额角,眯了眯眼:

“此事不妥。”他盯着众县令,放下手,眉头紧皱着道:“若现在才来追缴往日丝税,受苦的到底是民众。”

岐县县令闻言,眉眼一动。他倒是没想到赵宝珠会拒绝这么大一块肥肉。诚然,若要将以往近十年的丝税一气收缴,摊派到百姓头上就是重税,但是到底逼一逼、挤一挤,也就罢了。

赵宝珠不想要更好,岐县县令心中暗自欣喜,而这时,上首的叶京华却道:“赵县令可有他法?”

赵宝珠抬眸看了眼叶京华,知道他是在给自己搭台子呢,略微思索一番,眼珠一转,心中便有了数:“想必诸位都知道无涯县近年来受尤氏一族盘剥,民生凋敝,官府深受其掣肘,许多利民之措都无法实施。本县一无驿站,二无学堂,三无水利,想要振兴民生,重中之重便是通商,办学,兴水利——”

赵宝珠转了转眼睛,首先看向岐县县令:“据我所知,外界商队到青州,都是先至岐县,若我两县可同心协力,互通有无,那必是极好的。”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