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四就是个纨绔,哪里见识过这样的场面,一时有些不知所措。 直到顾以灿对他做了个安抚的手势,才定了定神,说道:“皇上率领金吾卫,羽林卫,虎贲卫等三卫,有近有两万人,正在半里外敲响了战鼓,向此地逼近!” “末将、末将把让人把城门关了。” 他得到禀报时吓得不行,还没反应过来就先命让人关了城门。 他们出去打架时就是这样的,对方人少就把对方按着打,对方人多就关门躲起来。这都成习惯了。 他挠挠头,目光闪躲。 来了!承恩公跳了出来,叫嚣道:“谢应忱你不顾尊卑,软禁皇上,忤逆犯上!” 他踏前一步,高喊了起来。 “是为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山呼声骤然停顿。 什么意思!? 承恩公放开了声音叫嚣道: “皇上是先帝临终前册封的继任之君,授命于天!” “谢应忱,你违背圣意,天理不容。” “先帝啊,您对谢应忱疼惜有加,您可知道谢应忱为了皇位,连他亲叔父都不放过,弄瞎了皇上的眼睛,逼着皇上立他为储君。” 承恩公抹了一把眼泪,抖着手指向谢应忱。 “先帝啊,您在天有灵,要护我大启,以正朝纲!” 皇帝被软禁的真相,除了礼亲王,卫国公等少数几个近臣知道外,大多数的官员们并不知道原由,他们脑壳乱哄哄的,几乎要听不懂了。 什么叫太孙软禁了皇上? “统统跪下。” 承恩公叫嚣道:“皇上念你们遭奸人蒙蔽,赦你们无罪,若冥顽不化,谋逆者,九族诛!” 说话的同时,有金吾卫的将士上前护住他,十几个官员也跟随着承恩公一同退开。 太孙谋逆?!不会吧! 谢应忱站在太庙前,脸上并无慌乱或心虚,五爪金龙袍上的龙纹,随着在风中扬起的衣袂,仿佛随时会腾云而起。 “不对!” 乱糟糟的人群中,有人高喊:“天降祥瑞,太孙得天祝祐,怎么会是不忠不孝之辈!?” “说的是!” “太孙是天命所向!” 谢璟死死盯着祭天台下的谢应忱,他不愿意听到“谢应忱是天命所向”之类的话,一把从礼亲王的手中把那卷带血的圣旨夺了过去。 他七手八脚地展开圣旨。 下一刻,他瞳孔一缩,这是,先帝遗诏!? 第204章 咚咚咚! 战鼓声越来越近, 惹得人惶惶不安。 城门附近的陆游商探头从门缝往外头看了一眼,骤然惊呼:“你们看,真是皇上! ” “皇上上回出巡秋猎的时候, 我见过的,不会认错!” “皇上率兵包围太庙, 难道太孙真的软禁了皇上, 想要弑君夺位?!” 不安和害怕像是会传染的瘟疫,在人群中不住地扩散,声浪滚滚。 “金吾卫,府军卫听命!” 承恩公举起了一块令牌,漆黑的令牌上头是一头金龙,腾云驾雾。 金吾后卫、府军左卫是此趟祈福负责太庙布防的, 见到令牌,两卫的指挥使看了一下彼此,不约而同地往前踏了一步。 承恩公叫嚣道:“拿下谢应忱。” 他的声音里带志得满意,仿佛已然胜券在握。 金吾卫指挥使周牧冷声道:“太孙, 得罪了!” 他提剑上前, 抓向谢应忱的胳膊。 谢应忱一动不动。 周牧的瞳孔中骤然出现一点寒芒,锐利的刀锋在眼前划过。 周牧反应极快地往后倒退了一步,他的脖子一阵生痛, 脖颈上赫然出现了一条血线,他用手一抹,血珠滴落在指腹上。 顾以灿吊儿郎当的站在谢应忱身侧, 一只手臂还搭在他肩上, 另一只手持着一把刀,刀尖滴下了一滴血。 哎,这小子伤了根寒毛妹妹都会伤心, 自己还是多看着点吧。 将士们纷纷拔剑,指向了谢应忱。 呵。顾以灿冷笑,他轻击了三下手掌。底下观礼的人群忽起一阵骚动,上百个普通百姓打扮的青年从四面八方一涌而上,他们个个都在身上藏了短刀,此刻刀锋出鞘,目光杀机,两方一触即发。 所有人都惊魂不定。 这双方要是动起手来,必然会血溅百步。 紧张的气息绷得紧紧的,如同紧绷的琴弦,随时都会断开。 承恩公没想到顾以灿会把镇北军安插在百姓们中间,他慌了一瞬后,指着在场的文武百官,叫嚣道:“皇帝已亲自率兵诛奸佞。反抗者,杀无赦!你们是要谋反!?” “老、老宋啊,你怎么说?”卫国公紧张地凑到宋首辅跟前。 宋首辅淡淡地看了他一眼,走到了谢应忱的身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