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费粮食。” 她朝墓碑深深鞠了一躬。】 云青青对着镜头说话的时候,很多人都吓了一跳,但毕竟是老观众了,很快就平息了骚乱。 “那女娃是在对咱说话吗?” “这是在哪里?看上去怪阴森瘆人的。” “神农?他们那也有神农吗?” 不管是王侯将相,还是庶民奴隶,他们的目光都紧紧跟着云青青的步伐,所有人都好奇,这位神农是何许人也。 他们看到墓碑的时候都很疑惑,奈何云青青鞠了躬之后迅速离开,没有给他们仔细看的机会,镜头也没有对着墓园过多拍摄,扫了一下巨石及上面的文字就将视野升高,然后拍了天际的远景,等到镜头回到云青青身上,她已经离开了墓园。 “方才那是……坟茔?”有人后知后觉。 “何人竟敢称神农?”农家弟子追尊神农为师,以农为国之本,看到有人妄称神农,他们被挑动了愤怒的神经。 “那是何人?竟受万民香火供奉?”也有人回想着方才所见,发出了疑惑。 【“不知道你们在的地方是什么样子的,在我们这里,半个多世纪以前出生的那一代,大概就是我的爷爷那一辈,还经历过饥荒挨过饿,到了我这一辈,就不再为粮食发愁。 以袁老为代表的科研人员开创了中国的杂交水稻事业,水稻的产量从五六十年前的亩产四百公斤提升到了亩产千斤以上,不仅让十四亿中国人吃饱饭,还有余力让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有饭吃。” 云青青往停车场走去,那里有在等候她的出租车司机。 “他就是我们的神农,虽然他已经离我们而去,但是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只要世界上还有人吃着他研究出来的杂交水稻,他就永远活着。 肉身逝去,但精神长存,历史会记得他,人民也会永远缅怀他。 所以我想要你们都知道他的功德,让他的名字在不同的地方万古流芳。”】 云青青的话说完,各个时空先是陷入一片沉寂,然后嘈杂的声音如同沸水一般轰然炸开。 。 秦始皇时空。 农家的弟子们陷入了疯魔。 “什么?!亩产千斤以上?!” “莫不是说这位袁老真的是神农转世?” “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秦时的主食以小米为主,水稻亩产不过八十斤,连云青青所说的四百公斤零头都没有,亩产千斤更是想都不敢想了。 咸阳宫中的始皇帝也被这个数字震惊得无法保持惯常的威严神色,亩产千斤能养活多少人口?十四万万人又是多少劳动力啊! 若是有这么多粮和人,他想做什么不成?南征百越,北伐匈奴,四海之内莫不敢往! 。 唐太宗时空。 李世民激动地站了起来,双手握拳狠狠扬了一下。 “杂交水稻!杂交水稻!”他兴奋地连连念叨,“朕要开一农作司,专研水稻杂交之法!不,不仅是水稻,豆、麦是否都可杂交?” “来人,拟旨!” 。 明太祖时空。 “咱也要大明有这杂交水稻!”朱元璋蹭的站起来,吩咐道,“快请百室先生入宫!” 山东,东平。 床榻上躺着一位行将就木的老人,他马上就要死了。 屋内孝子贤孙跪了一地,他听完云青青的一番陈述,激动地举起干瘪的手,瞪大眼睛看着儿子糊满了眼泪鼻涕的脸,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音。 “父亲!父亲!儿子明白!”头发花白、已经做了曾祖父的老人抓住父亲的手,“儿子必定将您的农书刻印发行,教授百姓其中之法!若有幸,儿必将其献给朝廷,以全父亲爱民之心!” 得到儿子的承诺,床上的老人终于放心,轻轻拍了拍他的手,阖上了双眼。 “父亲!” 屋里屋外顿时哭声一片。 洪武元年,王祯逝世,享年97岁。 。 宋高宗时空。 东京留守府中,宗泽拿过手边的茶盏,面向天幕将其中的茶水倾倒。 “造福万民,功载汗青,当以茶代酒敬之。” 。 汉武帝时空。 赵过站在田垄间,遥望着天际,心驰神往。 身旁劳作的黔首们也忍不住心向往之,交头接耳。 “亩产千斤,乖乖,好多粮食啊!” “那收获的稻米是不是可以堆成一座山了?” “赵吏!赵吏!你见过这么多的稻子吗?” “想什么呢?那肯定是天上才有的神稻!” “天上真好啊,有衣服穿,有那么多的饭,还有肉吃,我也想去天上。” “我想吃饱饭。” “我也想尝一尝贵人才能食的稻饭是什么味道?” 赵过听得农人们越聊越激动,心心念念着想要去天上。 赵过识过几个字,知道这所谓的天上,不过是后世。但黔首们不知道,他们看着那高楼大厦,后世人的富足生活,就认为那是梦里面才可以去的仙境,他们也想过这样的好日子。 赵过不知道该不该告诉他们事实,心存幻想还可以满足一时,但若是戳破这个美梦,会有受不了的黔首心神崩溃的。 赵过心想:那我暂且不说吧,待他们后续自己发现。 毕竟,生活已经太苦了。 。 汉惠帝时空。 吕后和刘盈相对而坐。 “陛下,你听见了吗?”吕后直直地看着刘盈的眼睛,直到对方在她锐利的目光下避开她的视线,“若大汉能得此法,可活万民!” 刘盈沉默不语。 “陛下,你为大汉天子,竟要因与吾置气而置天下于不顾吗?”吕后提高了声音。 “太后欲朕何为?”刘盈终于看向母亲的眼睛,那双眼睛里燃烧着野心与怒火。“如今太后临朝称制,执掌天下,还有何不满足的?朕也要事事听从你吗?” “陛下!吾知你不愿嫣儿为后,此事以后再议。”吕后先退一步,“目前的重点是此杂交水稻之法。” “不知锦帛后续是否会降下此法,吾等既已知世上有此法可行,可令水稻增产,自然要想尽办法获得此法。还请陛下下诏,征辟各郡国农家弟子及善农者入长安,共研杂交之法。” “此法为水稻所用,关中之地不宜种稻。”刘盈反驳道。 “那便长安与长沙国各设一研究之所。”吕后坚持要在长安研究,“此法必须掌握在朝廷之中,决不能让诸王独享!” “诺。”刘盈答应了。 “陛下,此事艰难,还望陛下多加关注,若能时常莅临,想必对此大有裨益。” “诺。”刘盈知道,这是母亲的手段,她希望自己将精力投注于此事之上,好将朝中权力让给母亲,不要在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