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出能人贤才……”刘恒没有再说下去,只是看向刘启。 刘启若有所思地低下头,片刻后他眼睛一亮,忍不住起身大笑道:“届时,第三股势力将出现在朝堂之上,外戚世家皆可分崩离析也!” 如今选官采用任子制,即吏二千石以上,视事满三岁,得任同产若子一人为郎。意思是两千石以上官员,只要任满三年,即可任“同产若子”一人为郎官。[3]久而久之,朝中不都是那些高官一派之人? 但是有了科举制就不一样了,毕竟,外戚也好,世家也好,谁能保证世世代代都出能人呢?但是通过科举层层选拔上来的,每一届都是能人! “父皇,儿臣还有一事禀报。”刘启顿了顿,“吴王叔的太子刘贤入长安后,几次三番入宫寻儿下六博棋。” “那启儿你便好好陪一下你堂兄吧,毕竟他孤身在长安,难免思乡心切,你身为太子又是弟弟,理应作陪。” “儿臣遵旨。” 父子俩相视一笑,继续看天幕。 。 不说各朝的掌权人如何察觉到科举制背后的意义,便是各代的平民百姓也无不为“免税免役做官”而动容。 “要是大汉也有这个劳什子科举就好了,我不求孩儿当官,只求他能为家里免一分田税。” “妾不愿良人上战场挣军功,若是能读书挣爵该多好。” “读书啊,那是咱这地里刨食的黔首配奢望的吗?” “我自认学识不输那张氏子,只因他家中有余力为其宣扬名声便被郡守辟为门客,若有此科举,我必也能食君之禄!” “不妙,这科举二字一出,不知天下将有多少卑贱的黔首心思浮动,御座上的那位也说不得会为之心动,届时朝中你我公卿贵族之地位便要动摇了!” 当然,也有人的关注点完全不在这些藏书、科举什么的之上—— “天文地理我大概猜得到是何物,那有机无机、函数双曲线、杂交生物圈又是什么东西?后世竟有如此多繁杂的学派吗?” “十二载要学这么杂的学识,那怎能专注于圣人之言呢?尽贪其多,而无法精识,实在是误人子弟!” 第34章 大学一日游(二) 【云青青走了十五分钟,终于走到目的地,也就是田径场上,哪里已经早早布置好了场地,彩旗招展,横幅俨然。 她一到活动入口处,就有热情的志愿者迎了上来。 “您好,请问是来参加校友活动的吗?您是一个人来的吗?”年轻的女孩子笑容满面。 云青青点了点头,然后报上了自己的学院和年级,女生立马就招呼了同伴过来。 “学姐,你们学院的位置有点靠里,由我们的志愿者带你过去吧。” “好的,谢谢。”云青青道谢之后跟着同学院的学妹前往集合地点。】 。 宋哲宗时空。 大朝已散,赵煦在文德殿稍作休憩。 十八岁的少年天子面色不虞地坐在御座之上,若非他尚知克制情绪,这御案之上的笔墨纸砚只怕是要尽数被扫落至地了。 方才朝会之上,朝中新旧两党又吵得沸反盈天,为了己方的利益引经据典滔滔不绝,恨不得把对手踩到泥里去。 赵煦素来厌恶旧党一派在他尚未亲政之时对他的冷落,更不满高太后昔年对他的种种压制,因为他期待着在自己为帝期间能够如同当年神宗朝的变法一样,让大宋强大起来。 ——但这不代表他能够容忍如今朝中的新党一派拿着他作筏子,口中为国为民为了江山社稷,心里全是利益算计打压政敌。 “传话去门下省。”赵煦捏了捏眉心,吩咐道,“拟旨召章惇回京。” 赵煦认为新党在朝中该有一个执牛耳者。 “是。” 赵煦吐出一口浊气,起身道:“去垂拱殿。” 去垂拱殿途中,赵煦看着天幕上的人来人往、嬉笑怒骂,只觉自己疲惫的神经微微放松,唇边不由露出一个微笑。 “这前朝后宫,竟只有这锦帛陪着朕。”赵煦暗暗自嘲,“天下诸人皆有所求,朝堂宫廷心思各异,我竟然只能对着千年后的人来消解心中苦闷。” 不过他很快就收敛了自己的情绪,转而思考如今国库可还负担得起在东京建一座藏书楼。 “此事暂不宜提出,如今朝中旧党势大,贸然推出此事极有可能又是一番两党争夺之举,最后反而坏了事。罢了,还是等章惇先回京吧。” ? 如?您?访?问?的?网?址?F?a?b?u?页?不?是?ǐ????ü???é?n?2????2?5?????ō???则?为????寨?佔?点 。 【云青青很快见到了已经在集合地等候的老师和校友们,她上前热情地和老师们拥抱问好,然后和老师、校友们开始交流。 不久后,活动开始,几个校领导和校友简短地致了辞,主持人就宣布活动开始。 这一次的活动是游园会的形式,主要是完成各种小任务积点兑奖,云青青就和本学院的老师及校友们组了团一起参与活动。】 。 明宣宗时空。 浙江宁海。 方逊坐在妾室房中,皱眉看着天幕,耳边是他的妾室哀哀的啜泣声。 “你看这后世女子,实在是伤风败俗!”他往地上狠狠拄了一下拐,道,“未出阁的女子到处跑,既不修女诫女德,更不避见外男,如今还与外男举止亲密,若是我有这种女儿,恨不得溺死她!” 他狠厉的目光射向哭泣的妾室,道:“女子就该安安分分呆在后宅,守着丈夫相夫教子,若是不幸丈夫有个好歹,那也是她的命,定要为其夫守节,对吗?” “不、不,老爷,五丫头是你的女儿,她还那么年轻,你怎么舍得她一辈子孤苦一人?”妾室伸出手想要拽住方逊的衣袖,却被他躲开,“只要您开口,允了五丫头再嫁,妾必结草衔环,大恩大德来生必报!” “想都别想,我方家的女儿绝不可如此不知廉耻!”方逊不耐地站起身,道“亲家家大业大,养得起她一个女人,你不必担心她吃喝,叫她安安心心为贤婿守节。 不然,殉情之烈女,也可为我方氏一族挣一座贞节牌坊!” 他扬长而去,徒留妾室浑身瘫软在地。 。 唐高宗时空。 十月,帝率文武百官,后率内外命妇,自东都前往泰山封禅。 扈从仪仗、车乘连绵数百里,还有突厥、倭国、新罗等国使节随行。 帝后共乘,李治因风眩头重,目不能视,武后即侍坐一旁,代皇帝批阅奏疏。 “媚娘,方才你念的这封奏疏所言,除西北边境诸州外,天下诸州有铜铁之地,皆许私人开矿冶铸,如今各地私铸之风盛行,朕担心长此以往,只怕会引得天下大乱。” “陛下所言甚是,光是陕、宣、润、饶、衢、信几州就有铜冶九十六处,铜冶之权实应收归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