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云青青大致介绍完,出了医院大门后,又看见评论区的一条评论,这顿时让她高昂的情绪低落下来了。 “为何不见传统医学?你是说中医吧?” 云青青叹了一口气,“自清朝末年我国受西方列强侵略,随着国运一起衰弱的,还有我们的传统中医。 最开始根本没有中医这个概念,中医是相对西医来说的,西医随着侵略者的步伐强横地侵入了中原大地,因为西医见效快、需要的药物可以合成、培养下一代又更简单,所以挤占了中医的空间。 加上侵略战争前期我们屡战屡败,很多国民对我国传统的东西失去了信心,崇洋媚外之风盛行,一味地追捧西方,贬低自家。 可是中医中药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大地上已经运用了几千年,几千年的临床实践都证实了,中医无论是治疗还是预防,或者养生都确凿有效。在西医未传入中国之前,我们的祖祖辈辈都用中医中药来治疗疾病,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可是就是因为当年的遗患,中医日渐没落,加上培养一个中医的周期比起西医来说,实在是太长,现在已有青黄不接之势。 而我们没有重视起来的,却被韩国偷过去了,或者说南朝鲜,他们拿一本所谓韩医学圣典《东医宝鉴》就敢将中医说成是自己的,还堂而皇之地叫什么韩医,实在是让人恶心又心痛。”】 。 隋文帝时空。 张世春感到脸上有些冰凉,伸手一摸,才发现早已泪流满面。 他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但是发现喉咙哽咽得无法出声。 情绪翻涌之下,年过不惑的他嚎啕大哭的像一个孩子。 。 明成祖时空。 朱棣愤怒地咬牙道:“李氏朝鲜,又是你们!” 寻常人可能嗟叹于中医的没落,可朱棣看到的是一个民族的脊梁被打断了! 这是比五胡乱华、比靖康之耻更为深重的灾难和悲痛,它让一个骄傲了几千年的民族开始自我怀疑,让这拥有厚重历史和辉煌过去的民族后世子孙不再自信。 甚至昔日跪舔的附属小国也敢在宗主国面前耀武扬威。 他无法想象究竟是怎样的灾难。 但朱棣却与千百年后的后人感同身受这这份痛苦和愤怒。 。 唐太宗时空。 李世民眼眶通红地看着高悬墙上的舆图,目光直直凝视着那片西方之地。 天策上将的目光沿着大唐的疆域一路由西向东,落在了东北方向的半岛上。 他用力闭了闭眼,默念着十五年之期。 。 汉武帝时空。 刘彻的脸上已经没有了丝毫笑意。 年轻的天子沉着脸,仿佛凝结了一块寒冰。 刘彻看向霍去病,而年少的将军也已抬起了头,目光灼灼地看着他效忠的帝王。 “去病。”刘彻唤了一声少年的名字,“待平定匈奴之患,大汉以西万里疆域,还需你策马征战。” “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 【“其实又怎么能说是西医胜于中医呢? 在中世纪欧洲的医生尚且处在遇事不决、灌肠放血的阶段,而同时期我国经历了南北朝及以后一千年的发展,已经前有葛洪的《肘后备急方》、王叔和的《脉经》、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等医学典籍,后有药王孙思邈、巢元方、崔知悌、张文仲等为代表的优秀医生们,可以说当时的中国已经有了完备的、科学的治理体系,并且一直传承了下来。 可是因为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西方快一步完成了工业革命,大量工业和化学成果的应用让西医飞快发展。 工业体系对于农业国家简直是降维打击,可以说我们的中医不是败给了西医,而是败给了西方先我们一步的现代医学。” 云青青没有多谈,只是掏出了自己的检查单,说,“西医的诊疗极大地依赖于仪器的辅助,大家也看到了,这个结果从我见到医生到医生给出判断过了将近两个小时,而厉害的中医甚至都不需要把脉就能够确定我的病因。 只可惜,我还没有见过这种水平的中医,不,我还没有见过中医。”】 。 隋文帝时空。 天幕消失了,但孙思邈仍然怔怔地站在原地。 此刻,他丝毫没有为自己以“药王”之名名垂青史而感到高兴,他一想到后世医学已如此神乎其技,而华夏传统医学仍旧裹足不前,就不由痛彻心扉。 “华夏医学衰微,是后人之过,亦是前人之责啊。” “待我的《千金要方》成稿,我便带着此书入世罢。”孙思邈拎着水桶,慢慢走回屋,“济世救人,传道授业,余生唯此二事也!” 。 明太祖时空。 朱元璋阴沉着脸,反复念叨着“闭关锁国”和“工业革命”。 “大妹子,当年我出兵北伐,檄文上写‘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这话虽然不是我写的,但却道尽我心中之志。”朱元璋说到动情处,平日里绝不轻言掉泪的男人居然忍不住红了眼眶。 “老朱我虽然是一个粗人,但也知道异族入主中原,咱汉人总是低人一等,华夏周边蛮夷尚且如此,谁能想到后头那个清朝,居然让海外那些模样天差地别的异族人在我华夏大地耀武扬威!可耻至极!可恨至极!” 马皇后心疼地抓住丈夫紧握着的双手,温声道:“重八,我知道你心中有恨,如今上天有灵,让我等提前知悉后世之变,这何尝不是一种幸运呢?我等自当振奋才是!” 朱元璋将妻子拉到怀里紧紧拥住,他没有再说话,只是紧紧绷着下颌,神情冷硬。 。 清高宗时空。 乾隆听着那“闭关锁国”四个字,只觉得刺耳至极。 “朕颁布《防夷五事》是为保大清国内太平,且仍与外邦有贸易往来,怎么能说是闭关锁国?不过是蛮夷之地,我天朝上国百倍胜之!” 话虽然说得这么斩钉截铁,但乾隆心里仍不可遏制地泛起恐慌。 莫不是真是朕行了这闭关锁国之事,葬送大清基业? 可大清与西方仍有贸易往来啊,这又怎么算闭关锁国呢? 朕知晓西方有些机巧玩意,可那不过是消遣的奇技淫巧,怎么就影响国运了呢? 。 清圣祖时空。 康熙对此的反应很简单,他立马宣了传教士入宫,想要从传教士口中了解更多关于欧洲的事情。 同时,康熙也在心里筹谋着,要给他那遥远的西方笔友——伟大的太阳王路易十四写写信,亲切友好地交流一下彼此的近况了。 至于送信,那肯定不能继续由传教士转达了,东方古国派遣的使团带着皇帝的亲笔信前往欧洲交流,想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