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而关于洪涝灾害,自然人人都密切关注,生怕自己错过重要信息。 而越看,就越是不可置信。 评论区涌上了一波又一波的留言。 ——贼过如梳,兵过如篦,这世间哪有不烧杀抢掠的兵呢? ——自然有!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岳家军! ——可这千百年来也就出了一个岳家军。 ——怎么可能当官的还去堤坝上?这些大老爷跑得比谁都快! ——不能决口!若是开掘,将会是万里汪洋,民不聊生!当年杜充掘黄河使黄河水自泗水入淮,两淮毁于一旦! ——血肉之躯,可阻大河!壮哉勇哉! 。 宋高宗时空。 宗泽原本正为战士们毫不犹豫跳入江水中以身体为基石的行为动容不已,却在无意间看到评论区那句“杜充掘黄河”,顿时脸色大变。 “杜公美?此举遗祸无穷也!” “不能让此人镇守大名了!” 宗泽看到的信息,自然也有无数人看到了。 扬州朝廷中,众多官员,尤其是两淮一系的官员顿时坐立难安。 “此獠愚蠢恶毒!” “可恨!” “不能再让此人留在大名府了!如此糊涂之人,怎配镇守一方?” “那谁来接替他呢?” “洺州知州赵士珸!” 。 秦始皇时空。 即使是在如此密集的信息轰炸中,始皇帝还是抓住了一个关键词—— “炸。药。”他喃喃道,“究竟是何物,能让大堤顷刻损毁?此物若是用在开山修路上如何?用在行军打仗上又如何?” 。 隋文帝时空。 杨坚看着那雄伟的荆州大堤,感慨道:“兴修水利,功在千秋啊!” 独孤皇后点点头,道:“是该考虑各地水利修缮之事了。” 杨坚盯着救灾的官兵们,目光中全是向往,可他也知道,这种军队,是绝对不可能在本朝大规模培养的。 “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也不知这岳家军是哪位将军执掌啊。” 。 宋哲宗时空。 赵煦很惊讶。 “这莫非是官兵?”他看向殿内的诸位重臣,疑惑道,“这些官兵为何如此悍不畏死?他们的将军呢?他们没有赏银也会开拔吗?我大宋的官兵可能如此?” 少年天子的连番询问让殿内的相公们不由耳热。 自然是,不能的。 。 汉武帝时空。 刘彻被视频里报出来的一连串数据砸晕了。 “一百余位将军、三十余万兵力、二百余万人力,钱粮不计其数……举国之力也不过于此了吧,竟只是为了一场洪水?” 刘彻自认为就算是自己处在后世,也很难做下如此决定。 ——他极有可能选择那个更稳妥的决定,选择牺牲一部分人! “后世重民至此啊……”刘彻疲惫地闭上眼睛。 这一次次直播对他的统治终究还是造成了影响。 以前的黔首不知道世间还有如此爱民之朝廷也就罢了,反正他们世世代代都是这么过来的。 但是如今他们知道了另一种可能,那么会有多少人对此动心呢?又会有多少人借机生事呢? “希望仲卿和去病能尽快剿灭匈奴吧……等到战争结束,大汉也该休养生息了……” 第83章 正常一上班(三)网?址?F?a?B?u?Y?e?ī??????????n?????????????.?????? 【“都说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母亲河,但是这位母亲的脾气一直都不太好,中华文明的发展史其实也是一部与黄河的斗争史。”云青青一边搜“黄河治理”的相关内容一边说着。 “黄河泛滥是历朝历代不可避免的一个天灾,而治理黄河也不知道拖垮了多少的王朝。 ‘黄河宁,天下平’,一直到了现代,我们有了较为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比较发达的科技手段,才在国家不断投入人力物力之下取得了比较有效的治理结果。” 云青青放出一个黄河奔流、决口泛滥的视频片段。 “治理黄河不能光看这一条河,要放眼到整个流域。‘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具体的措施我也说不上来,但万变不离其宗,终归就是涵养水土、疏通河道。 据说很多年前黄河还不是黄河,她就叫大河,但是由于人类生产活动加剧,大量森林、草原遭到破坏。 到了秦汉时期更是大兴土木,修建宫殿、陵寝等,以及为了防御匈奴,大规模的移民屯垦戍边。 种种因素都加剧了对黄土高原地区的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所以才变成了黄河。” 云青青翻出了一个黄河科普视频播放。 “所以我们现在才大力倡导植树造林,治理沙漠,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不过也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没有发展谈何环保? 在发展与生态之间寻求一个平衡,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话题。”】 。 汉武帝时空。 刘彻看着模拟黄土高原植被变化的图像,回忆起秦朝以来的宫室、陵寝修建规模和数量,不禁陷入了思考。 “好像本朝伐木确实颇为泛滥……”刘彻反思了一下,自己也颇爱建各种宫室以供消遣娱乐,而修建宫室最重要的就是立柱和大梁,这需要年份久远的巨木,据记载,从前关中之地供给巨木还绰绰有余,如今却已经开始逐渐显露颓势了。 于是他心中暗自下定决心: “那朕日后修建宫室所用巨木,还是命人自南地运来吧。” 刘彻:不建宫殿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的。 “不若朕下令黔首禁无伐草木?” “陛下不可。”原本在一旁低头思索的汲黯顿时出声,意图阻止皇帝的想法,“黔首存亡离不开山林,砍伐草木必不可少,若禁伐草木,许多黔首将难以生存!” “汲公说得也有道理,那就这样吧,砍伐者须于当地植树,取之于林当还之于林,具体怎么做就由汲公来考量吧。” “喏。” 。 秦始皇时空。 始皇帝看着那汹涌混浊的黄河水和地上河,又回忆起如今尚且清澈的大河。 “植树造林,功在千秋啊。” 始·奇观爱好者·皇帝看着那些壮观的防护林、人造林,一颗心开始蠢蠢欲动。 “不若令蒙恬于北地屯兵,修建长城之时植树造林?” 匈奴人以骑兵见长,若于边疆植树造林,待到林木长成,基本上可以废了匈奴的骑兵,这不也是一种长城吗? ——虽然这是个长周期的大工程,但是从现在开始做的话,总是有盼头的。 “至于大河流域的林木,也至关重要,得遣一公子前往监管及造林。” 嗯,就让胡亥跟着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