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 今天你直播了吗[历史] > 分卷阅读12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23(1 / 1)

视为丝绸之路的起点。朝廷在此立碑,告诉即将远行的使者与游子—— 从这里往西九万九千余里都是大唐的疆域,远行的游子啊,你不要思念家乡,你虽然离开了长安,但一直都踏在祖国的土地上! 何为巨唐,可见一斑!” 发表完自己的感慨,云青青才继续播放。】 。 唐太宗时空。 被点到名的虞世南呼吸急促,苍老的脸上露出与年纪严重不符的激情澎湃。 “大唐将会迎来盛世!而我此生竟有幸得见!” 他要好好保养身体,争取为这盛世的到来多出一分力! 李世民激动地握拳,与殿内的诸位大臣们对视一眼,君臣双方都能从彼此眼中看到瞠目结舌的震撼和目眩神迷的茫然。 “如今的西边疆界在……”李世民茫然了一瞬间,讷讷开口询问,不待臣子们回答,便自答道,“好像是在伊吾一带?若朕没记错的话,好似距长安仅仅三千余里。” 天哪!李世民做梦也没想过,居然有朝一日他能在三千余里前加一个“仅仅”来形容,这是怎样的一种飘飘然啊! “伊吾那边过去是什么地方来着?” 面对天子的垂询,堂下的相公们相顾无言。 说来惭愧,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人竟然从未关注过长安西去一万里的犄角旮旯,究竟有哪些小国存在…… 房玄龄和杜如晦对视一眼,交换了眼中的思绪。 【罪过罪过,这今后都是大唐治下疆土,我等怎能对此一无所知呢?】 【是极是极!回头就去找资料好好了解一下,看看要如何治理。】 萧瑀加入了群聊。 【还是要多多选拔贤能才是,不然日后这广袤的疆土要任用何人来治理呢?】 。 唐高宗时空。 李治听着这话露出了一个与有荣焉的笑容,低声道:“阿耶乃千古圣明之君也。” 武后笑着附和。 再听到教授说到大唐只满足于周边小国的称臣纳贡的时候,李治忍着痛苦看向了舆图上的西方。 随后他的目光又从西边一路滑到了北边。 “天地之大,大唐也不过偏居一隅啊。” 武后听出了李治语气中的遗憾与向往,却只是抿了抿唇,没有多言。 。 一句“西极道九千九百余里”惹得多少人心潮澎湃。 汉宣帝时空。 刘询翻出匈奴日逐王降汉的奏报,按耐住心头起伏的情绪。 “至此,车师以西北道亦通,匈奴于西域尽除矣!”他的目光自舆图上的长安一路往西,“也不知长安以西九万里究竟是何等盛景!” 刘询吐出一口浊气,告诫自己切莫浮躁。 “传诏!以郑吉为骑都尉,兼护北道诸国。因总领南北两道,改号都护。 设西域都护府于乌垒城,督察乌孙以南之康居等三十六国。务必使大汉之号令畅行于西域!” 。 明太祖时空。 朱元璋豪气冲天地道:“有朝一日,咱的大明疆域定能越过大唐,届时大明也定能称得上一个‘巨明’!” 刚从凤阳老家回来的儿子们连连附和,晒得黝黑的一张张脸上都露出了同样激动的红晕。 朱元璋看着寄予厚望的长子,感叹道:“咱把江山打下来,坐稳咯,接下来的拓土开疆就是标儿的任务了!” 朱标连称“不敢”。 朱元璋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有什么不敢的,日后的大明就得交到你的手里啊!” 朱棣看着父亲偏爱大哥的模样,心中一刺,但他下意识地忽略了不适感,趁着心潮澎湃之际,高声附和道: “到时候我当大将军,为大哥征战四方!” “哈哈哈哈哈好小子!”朱元璋高兴地也拍了拍朱棣的大脑门,“志气不小啊!是我老朱的种!” 看着儿子们激情昂扬的模样,朱元璋心中的念头更加明晰。 他要将儿子们分封至各地! 等到朱标登基,坐镇京师,其余儿子分镇诸国,如此既可上卫国家,下安生民,此乃长治久安之计! 当然,虽然他相信以朱标的能力与威望能弹压得住各位兄弟,但是后代子孙可不能保证,所以还是要对诸王做出一些限制的。 。 明武宗时空。 朱厚照也是骚。动不已。 他读史书之时也曾了解过大唐的辉煌气象,却不曾像今天一样从这样微小的角度去品味其中之恢宏。 “朕定要击败瓦剌,夺回阴山!” 最好是能像太宗皇帝一般御驾亲征! ——当然,朱厚照知道这话说出去,他会被官员的唾沫星子淹没,所以他决定是假装安分去,偷偷筹谋! 第92章 聊聊一武德(五) 【视频的时间线拉到了宋朝,讲到了宋朝的三个世界第一—— 宋朝的GDP全世界第一,拥有全世界最为庞大的军队,以及全世界最先进的武器装备。】 。 宋太祖时空。 赵匡胤越听越咋舌,越听越恨铁不成钢。 “全世界第一……”赵匡胤看着屏幕一角对于GDP的解释,想着自己那渺渺无期的封桩库,羡慕的眼泪从嘴角落了下来。“这么多钱啊……” 他这辈子就没打过怎么富裕的仗! 但凡这些钱、这些人、这些武器给他呢?! 不说远迈汉唐,赶上总没问题吧! 不肖子孙!不肖子孙!竟然能让周边异族小邦按在地上摩擦! 不肖子孙! 。 唐太宗时空。 李世民目瞪口呆。 以天策上将的头脑委实是无法想象,一个国家有了这么巨大的优势,为何还能被人打得这么窝囊? 有钱有粮、有兵马武器,如果是他干谁不能干啊!! “求和?求什么和啊?你跟人打啊!”李世民气得团团转,恨不能亲自去把人敲醒,“这么富裕,就是拖也能拖垮他国啊!” 。 宋仁宗时空。 某些官员开始跳脚,嚷嚷着: “以文治武那是**皇帝陛下留下的祖制!” “祖宗之法不可改!” “李唐重用武人,以致地方独大、藩镇割据,葬送了盛世大唐,只有钳制武官方能以保太平!” 范仲淹如遭雷击,须臾之间,后背便生了一层冷汗。 “强干弱枝、强干弱枝!” 他一直苦思富国强兵之法,试图能使边境安宁、百姓安定,却一直仅仅着眼于本朝和前朝,未曾回溯源头将目光放到大宋开国之时。 他知道**皇帝为何如此忌惮武将,也理解为何要在东京城外置数十万禁军,可他未曾想过,若此一来,边境防备便弱了。 “原来我还是只局限于文人的视角,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