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 今天你直播了吗[历史] > 分卷阅读12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29(1 / 1)

“爹你先消消气,你这一下就动了朝中半壁官员的家族根基,他们能不急吗?” 觑了一下朱元璋的脸色,朱标又道:“不若咱缓一缓,和先生们将这法子好好翔实一番,再推出去? 如今可通过这上传之法获得书籍阅读,对于寒门学子也算是折中的获益了。” 朱元璋却不同意。 “标儿啊,你不懂。你生下来的时候,咱虽说不是大富大贵却也衣食无忧,你们兄弟几人受的苦大多是咱征战四方带来的,但你们没过过农民佃户的苦日子。” 朱元璋的脸上露出愁苦之色,他起身走到桌角蹲下,揣着手的姿势像极了一个农民蹲在田埂上,并且招呼儿子一起来蹲着。 “你回老家种了田,日日下地很苦吧,可你知道只不过是一时之苦,你们都是要回来当太子当亲王当王子皇孙的,你们不在意地里的收成。 可是地里刨食的百姓们不能不在意,他们一年的收成交了税就堪堪够一家人糊口,还不能顿顿吃饱,这怎么有钱去送孩子读书识字呢? 就算如今有了这以旧书读新书之法,可世间多得是寻不到先生启蒙的娃娃啊。” 朱元璋坚定了想法。 “这税制,咱非改不可!若有人胆敢拦朕的路……” 朱元璋脸上露出了一丝冷酷而狰狞的笑意。 w?a?n?g?阯?F?a?b?u?页?ǐ????ǔ?????n???????2??????c???? 第96章 毕业一典礼(一) 【云青青坐在看台一角,不管是教职工还是毕业生都已经就位,彩旗飘扬的田径场上,万余人正严阵以待。 终于,指针拨到了对应的时间。 在标兵就位之后,主持人宣布了典礼开始,接下来便是全体起立。 在恢宏的音乐中,国。旗班踏着整齐划一的步伐护送着两面旗帜入场,行在前方的是鲜艳的五星红旗,跟在后面的是校旗与巨大的校徽。 国。旗班护送着国。旗经过主席台,直直走向旗杆。 “奏国。歌、升国。旗,行注目礼!” 主持人的话音刚落,下一刻背景音乐就换成了已经刻进DNA里的旋律。 云青青跟着一起起立并大声唱起来。】 。 宋高宗时空。 岳飞的目光定在最先整齐入场、如标枪一般伫立的标兵身上。 “虽知这些都为学生,却仍为之折服啊!”岳飞见猎心喜,恨不得将手下的大头兵们照着这个模板狠狠操练一番。 等到国。旗班护送着旗帜入场,他的目光就更加移不开了,眼中闪烁着的全是欣赏与意动。 。 明武宗时空。 素来吊儿郎当做派的朱厚照,在国。歌唱响的那一刻,也不由得收敛了他张狂的姿态。 不谈歌词,光是那万人合唱带来的庄严与郑重,即使是贵为天子的他也由衷地感到心神震动。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朱厚照从声浪之中辨别出歌词的那一刻,一种沉重的悲哀笼上他的心头。 究竟是如何危亡的时局,才会令一个民族发出如此不甘的、声嘶力竭地呐喊呢? 朱厚照虽然从云青青的讲述与一些影片中了解过些许,但他始终无法感同身受,直到这一刻,他才发自内心地意识到—— 原来,我们的后人险些被人残杀殆尽!我华夏文明险些就此断绝! 这是不甘于亡国灭种的人们发出的救亡之声! 当年的血泪浸透了每一寸土地,刻入了后代子孙的魂灵之中,这才让他们即使生活在了富庶安定的后世,仍不忘时时警醒! 。 清世祖时空。 顾炎武跟随音乐轻轻哼唱。 “后世有此危难时刻,如今我汉人岂不是也到了此种危亡关头?” ? 如?您?访?问?的?W?a?n?g?址?F?a?b?u?y?e?不?是?ī????ù???e?n???????????????????则?为?屾?寨?站?点 自应天府陷落,顾炎武便和挚友归庄、吴其沆二人投笔从戎,参加了佥都御史王永柞为首的一支义军。 原本诸义军合谋,拟先收复苏州,再取杭州、南京及沿海,无奈义军不敌气焰正炽的八旗精锐,义军攻进苏州城不久即遇伏而溃,他们不得不收拢残部退守松江。 如今之势,松江陷落仿佛也在旦夕之间了。 虽然知道清廷取代明朝的势头已不可避免,而后世也承认了清朝这一“前朝”,可对于生活明清更替之际的这些人来说,又如何能接受这个现实呢? 而在那“留发不留头”的剃发令之下,清军所过之处,皆是人头滚滚、冤魂无数,于汉民来说,这岂不是民族危亡之时? “此曲此词,彼时彼刻又何其类似此时此刻啊!”顾炎武长叹一声,心中闪过一个想法—— 此歌既如此朗朗上口,又契合现状,还能振奋人心,不若将此传唱开来,以鼓励贞臣义士们抗清之心? 。 【红旗在空中猎猎作响,云青青跟随着其他人的动作,按照主持人的指令坐下。 接下来就是校长和教师代表依次上台,为毕业生们送上祝福与期盼。】 。 宋仁宗时空。 范仲淹听着校长和老师们对于毕业生们的殷殷寄语,他祝愿毕业生们能学以致用、在各自的赛道、各行各业的领域有所作为;也期望毕业生们能勇于承担起国家之重任、引领时代之潮流;更期盼毕业生们秉承着校训精神,为国家富强与民族复兴做出贡献…… “字字句句,皆是期望啊。” 范仲淹响起了自己曾经教导的学生们,“为人师长,不过是为学生谋前路、为为国朝育良才。 教育乃国本!理当重视!育才当育于国有益之才,而非空谈之辈!” 。 秦始皇时空。 始皇帝愉悦地勾起了嘴角。 “学校为国育才,学生为国奉献,不错!” 六国虽已不存,但那些有才之士们的思想观念还是没能转变过来,仍旧抱着“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想法,妄图在各国之间搅弄风云以获取地位与权势。 可如今天下只有一个大秦,他们这些人若不能获得始皇帝的赏识便只能泯然于众人,如此才有了许多人妄想光复六国,因为只有有了六国,这些人才能有行走于各国之间挑选主君的资格! 但如果大秦能够自己培养忠于大秦、忠于皇帝的人才的渠道呢?这些人来不来,又有什么所谓?大秦目前缺的不过是地方官吏罢了! “忠君、爱国!大善!” 始皇帝决定把这两个观念刻入黔首们的脑子里去!就如同他执意推行车同文书同轨一般,若能将黔首们们的思想统一,大秦国内种种动乱自可平息。 “愚民之法如今已不可长久,只能换一换角度了。” 始皇帝知道,天幕出现以后,黔首开智已是不可阻挡之势,而这以书易书之法出来之后,这个进度会大大增快,再一味地照搬商君之策已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