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 今天你直播了吗[历史] > 分卷阅读15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52(1 / 1)

“什么叫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啊……父母俱在,家庭圆满,不愁吃穿已经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生活了。”】 。 明太祖时空。 朱元璋眼前一亮,他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朝中那些每天闲着没事干的文官可以派出去,叫他们去犄角旮旯支教个一段时日,好好学学孔圣人有教无类的做派!” 重要的不是让他们教会谁,而是让他们看看这民情世况,免得每天在他耳边叽叽歪歪。 ——画重点,尤其是台谏那些言官! 。 宋高宗时空。 有一禁军士卒闻此言不由得垂泪,身边一起站岗的同僚问他:“你哭什么?” “我虽为天子禁军,却不能保全家人。” 同僚是天子驾临后于当地招进来的,这士卒却是是随天子南下。 “那你家中……”他问不下去了。 “我父母姊妹皆被金贼掳掠北去,凶多吉少,即使上天垂怜得以幸存,也此生团聚无望了。” 同僚只能安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吉人自有天相,他们定能活下来,待到王师北上,你们一家便可团聚了。” “王师北上……吗?” 如今的王师还愿北上吗?还能北上吗? 。 【“好了不说了,带你去看看我们今天要开展的趣味运动会!”妹妹来到小操场,上面已经摆上了各种奇奇怪怪的道具,有许多孩子正在争分夺秒地练习。 她兴致勃勃地跟着另一位支教队员一路采访小选手们,一边介绍一边拱火,玩得不亦乐乎。 被遗忘的云青青在这边看着镜头里那些稚嫩的笑脸,也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世界破破烂烂,但也有人缝缝补补。虽然我们的国家还不够好,但是总会有人愿意尽微薄之力让她变得更好的。”】 。 汉文帝时空。 刘恒的脸上也随之露出笑意。 “听见了吗?虽然大汉远不及后世,但我们生于此长于此,自然是要让大汉越来越好的。 我们今日多往前迈一步,我们的子孙就离后世近一步,如今皆为后世子孙计耳。” 他的目光注视着堂下的长安令,缓缓道,“你就这样告诉那些乡民。” “臣明白。”长安令额头冒出冷汗,若不是有人捅到了皇帝面前,长安附近黎庶受人蛊惑行。淫。祀供野神一事也不会闹得这么大,这一下他之前的那些作为估计也会被翻出来了。 长安令大气也不敢出地退下了,刘恒看着门口,喃喃道:“也不知如今的大汉又有多少黎庶欲一死以求往后世去,这股子苗头须得早早掐灭才是。” 。 唐太宗时空。 李丽质自长孙皇后处问到了一些振济贫苦的法子后,一边吩咐着身边的女官前去准备,一边风风火火地去找两个哥哥打算薅薅羊毛。 当她找到李泰的时候,又被天幕中那些趣味小游戏吸引了注意力,顿时嚷嚷着要李泰陪她去玩游戏了。 当然,她也没忘了正事,凭借着比小胖子灵活的身手,她以赌注为由狠狠搜刮了一番四哥的私库。 “我代长安附近的贫苦人家谢谢四哥解囊之举啦!” 李丽质小手一挥,浩浩荡荡地带着宫人和战利品走了。 李泰呆呆站在原地,手里还拿着游戏的道具。 “啊!我要减肥!” 连妹妹这个小女郎都比不过的事实狠狠打击到了李青雀的自尊心。 第115章 体检 【这个早上云青青到了公司门口就上了一辆大巴车,满座之后大巴车就载着一车人离开。 云青青拿出水杯微微抿了一口,润湿了一下嘴巴,然后掏出包里打印好的资料争分夺秒地查阅理解。 资料与此行无关,是她最新工作的一些技术文件。 云青青很快就败下阵来,头晕眼花忍着不适地望着窗外。 “果然坐车不能看文字性的东西……也不知道这一次会检查出什么毛病来。”她低声喃喃。】 。 秦二世时空。 章台宫。 一身玄黑常服的扶苏静静端坐,他的手边摆着部分抄录的汉朝史书。 若非当日天幕突然出现,只怕他早已引颈自戕。 那时将长剑横于颈上之时自己在想些什么呢?是心灰意冷还是隐有预感?抑或是其他什么想法?扶苏如今竟已想不起来了。 而当他知悉“秦二世而亡”这一结果之后,那如山般沉重的负罪感就压在的他的心头。 ——大秦国破、皇族家亡皆因吾之过。 扶苏怀揣着这个想法,即使是他已经成为了大秦的二世皇帝,即使他已经改变了兄弟姐妹被残杀的结局,他也仍不敢在天幕上直面另一个父亲。 作为一直仰望英明神武的父亲、渴望得到父亲认同的公子扶苏,他不敢面对父亲的失望。 作为被寄予厚望的、大秦的继承人,他不敢面对辜负了始皇帝期待、葬送了大秦基业的那个可能。 当年敢在大殿百官面前顶撞始皇帝的扶苏,如今却怯于以秦二世或是儿子的名义向始皇帝和父亲问好。 正了正神,扶苏从负面情绪中抽离出来,把目光落在了另一侧的一卷竹简上。 那是一个名叫叔孙通的博士上书的关于普及句读之法的奏疏。 在这其中,他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句读对于各家学说的影响,说明了使用了句读所代表的唯一性对于王朝正统有这至关重要的作用等等。 “这位叔孙博士倒是有些机警。”扶苏的目光带着深意,在以淳于越为首的一众儒家弟子试图借着李斯作乱的余波替代法家在朝堂的地位时,这位叔孙博士反而察觉到了扶苏微妙的态度,迅速另辟蹊径地提出了“句读决定正统”一说。 “如今吾总算明白了陛下当年为何一意焚书并下挟书律。”当成为帝国的主人后,扶苏才开始真正理解了父亲,也开始明白那些曾经无法接受的政令背后的种种深意。 “句读与科举,必然要一同推行下去!” 当秦人有了除军功以外的晋升之阶,统一天下以致开始堵塞上进之道而带来的隐患便可渐渐消弭,而当学习着大秦所定的统一的思想长大的孩子们一批批进入官场、军中,他们便会成为大秦中未来的流砥柱。 “愚民之策不可取,而如今更甚!朕要昭告天下,诸子学派执牛耳者尽可入咸阳石室[1]为其典籍断句,朝廷勘验无误后,或可作为科举参考,而待到印刷、造纸术发展,或可重新发行天下。” 至于怎么断句作解,自然就要看时下的大秦需要什么,而不愿意入咸阳、不愿为大秦所用的那些大贤,就不要怪你所在的学派被别家踩在脚下了。 “朕不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