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羹待客,无礼之至!” “自中原至长沙,跋涉千里,只为饱腹。可见后世并不如我等所想之宝地。” “是极!那后世竟无经义传家之士族,任凭一群只论利益深浅、不论人品高华之庶人主政当权,这国家如何长久?” “只怕这倒行逆施之举,会引得我朝庶人生出不该有的心思啊!” 第155章 说战(一) 【经过三天的暴晒,收获的稻谷已经足够干燥,可以收到仓库里面储存了。 而在小长假的最后一天,一大早云青青就坐上了爸爸的车,他开车拉着一袋新谷前去脱壳,说是要云青青在离家前吃上一顿今年的新米。 车子一路经过正在秋收的农田,开了将近二十分钟最后来到了一户不起眼的人家前。 爸爸将稻谷取出来,呼喊了一声,立马便有女主人闻讯出门,招呼着将谷子运到了侧面的小屋里,那里面放着一台小型脱壳机器。 将稻谷倒入料斗,又将容器放在大米出口和谷糠出口,女主人微微调试了一番便启动了机器。 沉闷的机器运转声想起,只见金黄的稻谷流入机器,不久,雪白的大米就源源不断地流了出来。】 。 各时空的农人纷纷瞪大了眼睛看着这犹如神迹的一幕。 “太一神在上!” “我的天啊!” “稻米脱壳竟人既不需要人力去舂,也不用搓磨吗?” “有此神物,家中妇孺便也再不必受这舂米之苦了!” “可惜,就算有这样的神物,也不是我等能够用得上的……” “是啊,不是被那些贵人收走,便是要我们花大价钱租用,谁敢租他们的东西啊?指不定这又是要用土地抵押,然后便用些荒唐的理由将咱的土地收走。” “唉……” 。 汉文帝时空。 木看着这个机器陷入了沉思。 之前他受到跷跷板启发,利用晚上的时间借着天幕的光芒做了一套工具。 即将舂米的碓由原来的竖直改为横放,中间垫上一个支点,一头嵌入一块厚实的木头,另一头削平整可以供人踩踏,只要在嵌了木头那一端放上石臼,就能以脚踏给麦粒脱壳了! 此物一做出来,木当下便成了十里八乡最受瞩目的人,尤其是村人在试过以此给谷物脱壳之后更是惊为天人,许多人便拿着麦粒来他们家借用这踏碓,也不白借,每次会付给他们一把麦粒和一大碗糠皮呢! 别看这些东西听着不多,已经能让家中孩子多吃上一口了。 吃到了发明创造的红利,而今看到这神乎其技的打谷机,木更是心神摇曳。 “可惜,没有后人那御雷行电的本事。”木在失落片刻之后突然想起来,“虽然无电,但我们有水啊!能否以流水之力驱动踏碓呢?” 。 清圣祖时空。 如果说汉朝的木仍然停留在单一的机器改良方面,而清朝的黄履庄已经想到了多功能组合了。 “运送稻米、吹出杂物、打碎外壳再将二者分离……妙啊!妙啊!” 黄履庄脑中飞速运转。 “只是……罢了,还是做个以人力畜力来带动的吧。” 黄履庄一边往工房走,预备先做个模型出来,一边还在纠结之前的无数次失败。 “那蒸汽机怎么就做不出来呢?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 【云青青帮着将脱好壳的新米和谷糠搬上车,支付了二十块钱的机器使用费就跟着回家了。 云青青坐在车上,习惯性拿出手机来刷,结果还没有点开常用的几个页面软件,通知栏已经被各种消息挤满了。 云青青定睛一看,惊呼道:“中东那对老冤家又打起来了!” 爸爸的眼皮都没抬一下。 “他们不是隔三差五开火吗?有什么值得惊讶的?” 云青青一想也是,她对这里形势的印象还仅限于中学历史课本上的那只言片语。 毕竟这些事情离她的生活太远了。 远到听起来像是很久以前发生的事情一样,远到听到战火重燃,云青青的感觉却仿佛是次元壁破裂。】 。 而云青青不以为意的内容,一下子吸引到了无数人的注意,如果现在她去看弹幕,就可以看到那里已经被请求详细了解的文字刷屏了。 图谋广大者关注,欲建功勋者向往,生活无忧者好奇,疲于奔命者漠视,而沦陷其中者恐惧又痛恨。 。 明武宗时空。 朱厚照对于大明以外的国土有着浓厚的好奇心,当然他知道不能在以英国公为首的一干肱骨大臣们面前表现出他的兴奋与激动。 于是他只得强忍着好奇心询问在一干大佬包围下瑟瑟发抖的太医院院判:“卿欲所奏何事?” 太医院院判被天子垂询,立马便想起了自己前来的因由。 “回陛下,自可阅览后世典籍之后,臣潜心研读后世医书,以求精进医术……” “说重点。” “臣读到一本大明后代医者所撰之《本草纲目》,粗读之下发觉其中记载一物名为‘南瓜’,此物自南番传入,宜沙沃地,二月下种,四月即生苗,引蔓甚繁,一蔓可延十余丈……” 太医院院判复述了一段书中记载,在诸公逐渐正视的目光下继续道,“臣去信闵浙之友人,于当地遍寻终于寻得此物,此物极好养活。 沙地、墙根皆种得,随处种下,随性生长,且产量大、易成活,甚至因皮厚而极耐储藏!” 网?址?发?b?u?Y?e?ǐ????????è?n????〇?2????﹒????ò?? 朱厚照大喜:“此话当真?” “臣不敢有半句欺瞒。”院判掏出一个布袋,“此为一瓜之种,另有成瓜数个,已奉至外殿。” “速速传来!”朱厚照顿了顿,又快速补充道,“谷伴伴,你亲自去宣!” 不仅是朱厚照大喜,殿内诸公也是喜形于色,自得知“小冰河期”之后,这一阴影始终笼罩在大明的朝堂内外,但先有土豆,后有这南瓜,皆是好养又高产的救荒之粮,看来上天还是眷顾大明的! 。 秦始皇时空。 墨家弟子们对于这几天看到的收割机和打谷机都十分心动,纷纷聚在一起讨论此二者的原理与可行性。 “此二者用之于民,极好。”墨家巨子欣慰地捋了一把胡子,想起这段时间看到的种种神奇的机械,大都能够辅助后人作业、便利他们的生活,巨子恍惚之间觉得,自己似乎看到了墨家今后的另一条路。 墨家的机关术应当源于黔首,也应当用于黔首。 “此为,兼爱也。” 。 【回到家云青青就打开了电视,果然已经有新闻在播报相关的事情了。 而在网上,此事也闹得沸沸扬扬,各有各的说法,各站各的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