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被搔到痒处,神色更加和煦,谦和道:“成康之治已不可追,朕更想要的是那所谓贞观之治啊。” 不说“贞观之治”还好,一提到这个杨坚顿时想起来了自己的大隋不仅没有八百年国祚,甚至步上了秦二世而亡的后尘! 顿时他的脸色就阴沉下来了,杀气腾腾的目光落到了堂下战战兢兢的几个儿子身上。 ——自从直到这个噩耗之后,杨坚就严密地监察起了几个儿子,又从评论区的三两碎语之间模模糊糊地描摹了这位“隋炀帝”的模样,左不过骄奢淫。逸、好大喜功、脑子有疾等等。 几番盘算下来,得出的结论让杨坚夫妇心里一咯噔,这好似就是按照太子的模板描的啊! 但评论区又说他“弑父杀兄”、“强纳庶母”,太子居长,这就只能是另外几个儿子了。 无法确定也没关系,杨坚今日见云青青讲史便知道可能有机会从她口中得知青史盖棺的结论,故而立刻宣了几个儿子都进宫同他夫妇二人一同观看,又命精兵侍立一侧,只待天子一声令下,将那亡了大隋的炀帝捉拿! 感受到上首帝王暗含杀机的目光终于从自己身上移开,晋王杨广暗暗舒了口气,只感觉背后的衣衫都已湿透了! 他在脑中飞快盘算着,若是一会云青青爆出隋炀帝真的是他之后,他该如何像父皇母后请罪求情?心虚气短之下又不免想到若是那人是杨勇,是不是自己等待已久的机会就要到了? 真是又喜又愁,心如擂鼓。 。 宋宁宗时空。 “上帝之鞭,真是个好听的名头。”铁木真将目光落在西边那广袤的、富庶的土地上。 “也不知这匈人能否与我蒙古的儿郎一战?” 在攻打西夏屡战屡捷之后,这位雄主的胃口显然远没有满足,他和新生的蒙古都需要更多的土地、牛羊、奴隶、粮食,来不断发展壮大自己的声望与威名。 “如今八刺忽、豁里、秃麻等部皆已臣服,正是派人去吉利吉思部向斡罗思招降的时候,等到我将周边部族收服,蒙古的骑兵就可以去征服西边更远的土地了!” “五世纪是蛮族崛起?不,蛮族的铁蹄将会在每一个世纪踏碎他们!” 第169章 世界(八) 【“南朝宋的建立代表着南北朝正式拉开帷幕,只可惜,虽然开国之君英明神武,奈何继任者在武功方面不给力,继承了父亲打下的大好局面,却没能守住。 而在公元439年,北方五胡十六国的大逃杀终于结束了决赛局,最后吃鸡的王者是不在十六国之列的北魏,鲜卑人统一了北方,与南朝宋开始了漫长的南北对峙时期。 灭亡罗马的蛮族并未继承罗马的文化与传统,所以罗马的荣光成为了昔日的辉煌,但华夏文明无与伦比的生命力却在这中原沦陷的日子里愈加彰显。 北魏的孝文帝决意推行鲜卑汉化,他要求鲜卑人习汉话、写汉字、行汉礼,着汉家衣裳、通伦理纲常、与汉人通婚,甚至皇室带头改汉姓,推动了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汉人的融合。” 云青青想起这位遍布考点的帝王仍是忍不住头皮发麻。 “而在中原民族大融合的时期,西边彻底进入了中世纪,日耳曼人肆虐在西欧大陆上,其中的法兰克人占领了西罗马灭亡后大部分的土地与资源,而盎格鲁人和撒克逊人则渡过海峡,迁到了不列颠群岛开始建国,各股势力之间的争端、战乱让西欧沉沦在血色之中。”】 。 秦始皇时空。 “儒家,竟可怕至此?”李斯感到浑身一悚。 连不通教化的蛮人都能被儒家的思想影响至此的话,那位高高在上的帝王看到了这样一把好用的刀,还会吝啬于将其拔出来吗?届时,朝堂上法家岂不是会被儒家压得抬不起头来? “难道终究要披上那一层儒家的皮不成?” 李斯毕竟是头脑一等一灵活的人物,在片刻的膈应之后,他飞快地做出了决定,要从儒家的典籍里扒拉些内容,缝缝补补重新修一部法家的巨著来。 反正这些年诸子百家惯常都是你抄我的我抄你的,取他家之精华、补自家之缺漏这种事已经是习以为常的操作了,不过是又作一篇缝合怪而已,李斯很快说服了自己。 “无妨,反正儒家还没转过弯来,让他们且自矜自负着吧。” 等他的书修出来,披上儒皮的法家定能将儒家挤到犄角旮旯里去! 。 隋文帝时空。 王通感慨万千,道:“元魏之有主,其孝文之所为乎?中国之道不坠,孝文之力也!” 。 宋仁宗时空。 时任馆阁校勘的欧阳修也唏嘘不已。 “魏之兴也,其来甚远。自昭成建国改元,承天下衰弊,得奋其力,并争乎中国。七世至于孝文,而去夷即华,易姓建都,遂定天下之乱,然后修礼乐,兴制度而文之。考其渐积之基,其道德虽不及于三代,而其为功,何异王者之兴!” 转而又在心底暗暗怅惘:“今上虽有仁君之风,却无孝文之志啊。” 欧阳修平日里观其政令,只感觉官家有些瞻前顾后,不像是如孝文帝一般下定决心要做某一件事便能排除万难推行下去的人。 “只是如今朝野内外弊端频现,若不推行新政进行改革,只怕日后尾大不掉、积重难返,但若是推行新政,必然会触犯许多人的利益,这些人定然会不惜代价重重阻挠,届时,官家能否如孝文帝一般矢志不移、不达目的不罢休呢?” 欧阳修不敢多加揣测。 。 【“法兰克人在西罗马的尸体上建立起了法兰克王国,为了巩固势力、扩张领土,王国的奠基人克洛维一世选择皈依了基督教,并且随着法兰克王国版图的扩张,越来越多的蛮族投入了主的怀抱,而在基督教逐渐成为欧洲主流信仰的过程中,教会获得了许多特权,这里留一个尾巴后面再说。” 云青青卖了个关子,转而继续说法兰克王国。 “法兰克王国深得我大汉武帝的真传,自发自主地推行推恩令,每一代国王死后都会将国土平分给所有的儿子,所以王国长年处于分裂、混战和统一的过程中。 而随着六世纪逐渐走到尾声,东方类人群星闪耀的时代终于也要迎来结束,统一的曙光出现在了北周。 北周皇帝宇文邕是出了名的儒雅随和,他赏了权臣玉珽之后,励精图治、锐意改革,使得北周强盛起来最终灭了北齐,一统北方。 然而可惜的是,和许多立志一统天下的雄主一样,这位皇帝也倒在了统一前的黑暗里,在亲征突厥的过程中积劳成疾、突然去世,年仅36岁。”】 。 汉武帝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