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 今天你直播了吗[历史] > 分卷阅读27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72(1 / 1)

晚上获得了几分喘息之机。 ——对于召幸后妃,他是没什么兴趣的了,每天忙得喘不过气来,等到晚间只想一个人吃了饭瘫在床上刷视频的样子。 李隆基毫无形象地瘫在榻上,手边是新鲜的水果,他则披头散发地倚在榻上跟着春晚的音乐打着节拍,欣赏着美轮美奂的歌舞节目。 “颇有几分意趣,只可惜皆是走马观花,来不及细细品味……” 李隆基感到技痒。 李隆基想起朝堂诸公的那一张张脸。 李隆基精神萎靡,变得毫无兴致。 。 明穆宗时空。 戚继光站在高高的城墙上,看着电视里面的盛世气象,又凝望着云青青一家无知无觉、习以为常的玩闹,最后他的目光透过天幕落在了城内万家灯火之上。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我曾以为我半生戎马、南北驱驰是为了回报天恩,如今想来,实则更多是为了这万家灯火、岁岁长明吧。” 第198章 世界(三十六) 【“毛子那边有一部剧专门讲叶皇的,回头有时间跟大家一起看看。 不过我们现在还是回到主线吧。 依赖于海盗式掠夺、欺诈性贸易和贩卖黑人奴隶等方式,并伴随着种族奴役政策,西欧诸国、美洲甚至俄罗斯都在蓬勃发展,这种公开、野蛮且血腥的强盗行为,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大量资本。” PPT上列出了一张对比表格,左右两边分别列出了西方诸国和华夏在本世纪的重大事件,可以明显地看出中西方的差异。 “反观中国的清王朝却显得格外死气沉沉。 这种死气沉沉并不是说国内如何凋敝,正相反,经过前面几千年的积累,清朝已经发展到了封建时代的巅峰,尤其是此时正是持续时间长达一百三十四年的康乾盛世,人口也连破三亿,正可谓一片大国泱泱的气象。 但是在这种所谓的盛世气象下,闭关锁国、重农轻商、禁锢思想、轻视科学所带来的阴影却始终如影随形。 在闭关锁国等政策的影响下,中国最终还是远远落后于同一个世界的竞争对手们了。”】 。 清圣祖时空。 康熙狠狠攥拳,感受到指甲嵌入掌心的力度方令他回过神来。 “这便是吾与世界!” 光从云青青单薄的讲述中,康熙并没有获得多么强烈的冲击,但在这简单直观的明细表对比下,他清晰地意识到—— 这是同处在一个世界的众多国家,彼此都有可能成为你死我活的竞争对手,没有人不会对富饶的领土动心,正如他如此垂涎美洲广袤的沃土一样。 “掠夺者的本质其实趋同,不过是看谁成为掠夺一方。” 康熙目光发狠。 “爱新觉罗家决不能成为任人宰割的鱼肉!” 。 汉景帝时空。 刘启的食指缓缓敲击着桌案,沉吟:“重农抑商乃是为了令士农工商各居其位,各司其职。 逐利乃人之天性,一旦松开对于商贾的限制,只怕农人、工匠、商贾等皆不安其本,由是国朝倾覆之根源。” 但话又说回来,人的天性难道就是一纸政令能够轻易扼杀抹消的吗? “商贾调配各地货物,为四海之活水,若富国,必用商。” 那便只能从其他方面对商贾加以挟制,譬如倡导不慕名利的风气,又譬如鼓励农桑、奖励耕战等…… 刘启觉得还是得翻一翻史书,看看后世那些王朝是如何处理的。 嗯,带上太子一起吧。 。 明穆宗时空。 朱载坖回想起他即位之初便诏告群臣对先朝政令有不便者,可奏言予以修改,之后他便允了福建巡抚都御史涂泽民关于“请开市舶,易私贩为公贩”的上书,算是解除了大明立国以来的海禁政策。 “自隆庆元年开关之后,倭寇渐不为患,可见倭寇袭扰沿海,果真如娘子所言,背后有其官府作为推手,只为摄取中原利益。” 而这种基于海贸利益而来的掠夺行为,在大明取消海禁之后,能从官方的海贸活动获利更多的倭寇幕府,自然也就从无能转变到有为了。 “朕记得好像开关初,仅月港一地所贸金钱,岁无虑数十万,公私并赖,成效如此明显,能否再增加几个开关之处?” 海外对华夏丝绸、瓷器、茶叶等如此追捧,何不借此撷取海外金银以富国库? ——张居正要改革也要国库有金银支撑才是啊。 只是这样一来,海运和漕运诸方定要很是经历一番波折,搞不好朝堂也会因此动荡。 这到底划不划得来? 。 【“十九世纪是科学成果盛放的世纪,工业革命促成的技术革新与经济进步连带着让各种自然科学学科——比如物理、化学、生物学、地质学等——逐渐成形,自然科学的完善也深深影响到了社会科学的诞生或重塑。 而这些国家通过工业革命完成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型之后,具备了强大的生产力,能够快速低廉地生产出商品与武器,他们开始全面探索世界的各个角落,并在这个过程中成功殖民了世界大多数地区,以倾销的方式破坏许多古文明国度——比如中国、印度等——既有的社会与经济体系。”】 。 明神宗时空。 之前的预感成真,赵顼并没有因此感到任何开怀。 在见识到了西方诸国那无情无义、残酷血腥的做派之后,他神色悲恸地对清朝下了定论。 “此朝亡于外患矣!” 而异族亡清又于蒙元亡宋、满清亡明截然不同,后两者至少是在华夏文明之畔孕育出的种族,深受华夏文明的影响,彼此之间尚能存在一丝微薄的温情,而那西方诸国之于华夏,则是彻头彻尾的陌路殊途,完完全全的“非我族类”了! 。 明世宗时空。 “区区百年,这所谓物理、化学等道华便能大行于世?” 朱厚熜一面惊异于云青青所透露的科学史,一面又不由得雄心顿生—— 既然如此,在天幕典籍库的积累下,想要在他的有生之年看到许多科学成果的爆发,似乎也不知什么痴心妄想? “若能在大明制出那些上天入海的神器,岂不是离求得真仙大道又近一步?” 退一万步说,至少他为这科技爆发所做的贡献,能够为他积累一笔极为可观的功德吧? 朱厚熜看着手上那本记录着他登基后所下的利国利民的政令而估算出来的功德值的小册子如是想道。 谁也不要低估一个修仙狂热份子的决心啊! 。 汉武帝时空。 “经济,经国而济世。”桑弘羊的眼睛灼灼发亮,透露出一往无前的野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