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 今天你直播了吗[历史] > 分卷阅读27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79(1 / 1)

,这些一手教导出来又投入自家店铺的孩子们功不可没。 如今在这十里八乡,谁还知道她的夫家姓什么呢? 百姓们口口相传的,不过是大慈大悲、菩萨转世的蓝大善人罢了。 第203章 番外六 在家休息了小半年,当然也是因为云青青陷入了父母催婚的漩涡,为了脱身,她背起行囊再一次踏上了旅程。 这一次,她决定去拜访生活在大江南北的朋友们。 。 【“你们之前不是说电视里的焦书记、黄书记都是美化之后的人嘛,今天我们就可以去实地探访一下。” 云青青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小心前行。 “我有一个朋友大学毕业之后就选调到了基层,又从市里选派到了乡里。 正好我们很久没见了,就把这里作为第一站吧。” 远远的,云青青就看见有熟悉的身影在路边招手。 “你的车就停在这里吧,接下来的山路更难走,不熟悉路况的话还是比较危险的。” 云青青依言将租来的车停在了老乡家里,坐到了朋友的车上,一顿寒暄过后就连珠炮似的问起了当地的情况。 朋友滔滔不绝地介绍起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尤其是进入了他所负责的区域之后更是对那些乡亲们的情况如数家珍。 “那边那一户是一对七十多的老人,他们的子女在外打工,平日里我们来来往往都会多看顾点。” “这边这个小平房一家里的小女儿,今年高考考上了民大,嘿,好丫头!真争气!这可是我们村里头一个985大学生!今年下半年入学之前可要帮她把生源地贷款要用的材料备好。” “刚刚经过的这一片菜地,是村里几户人家一起合作种的,直接供应县里头的饭馆,这可是我来这里之后办的第一件大事!让每户年收入涨了几千块呢。” …… 云青青含笑看着他眉飞色舞的模样,当年的吃穿都要精细、的温吞小胖子已经变成了如今这番下巴冒胡茬、皮肤分黑白、鞋子沾黄泥的模样。】 。 汉明帝时空。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刘庄手中拿着地方呈上的举荐名录——在他的大力支持下,蔡伦比原定历史更早地制出了新纸,现在朝廷公文往来都得以用上轻便低廉的新纸——神色郁郁。 之前他从评论区看到了“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一句之后,他随即便派人私下探查各地所举荐贤才的底细。 这一查,就让他既惊又怒。 既有前情,如今再看这新一批举荐的贤才名录,怎么不叫刘庄如鲠在喉呢? 他的眼神流转在天幕上,看着那云青青好友的目光几乎可以称得上灼热。 “这才是朕想要的贤才啊。” 。 明太祖时空。 朱元璋的脸色也不怎么好看。 自然,他不是因为对云青青等人有什么不满,正相反,他是太满意了。 这样脚踏实地、能干实事的年轻人,对比起朝中那些忝居高位却满口空话的官员,让朱元璋更加心梗了。 尽管他已经用了许多手段打压、分化各地士族豪强,但其仍在朝野之中抱团成派系。 当年一起打天下的老伙计们,也有一些人不可避免地被他们笼络、腐化。 “侯服玉食而雄心渐失,久居高位而民心不察。”朱元璋停下了敲击桌案的手指,阴恻恻地道,“既然如此,就把这位置挪出来,留给更有用的年轻人吧。” 。 唐宪宗时空。 几番辗转,白居易早已离开盩厔县,来到他魂牵梦萦的长安,担任左拾遗一职。 他自觉深受皇恩,身负谏诤之责,又有为官地方、体察民情的经历,故自上任以来,白居易一面频繁上书言事,一面勤写诗文,以求补察时政,兼之其上书言事屡被圣人所接纳,更是极大地振奋了他的精神。 白居易私以为自己之于今上,也有了一二分魏文贞公之于太宗皇帝这般君臣相和的佳话风采。 可如今再见后世的官吏对所辖民情烂熟于心,又为其治下百姓考虑得面面俱到,白居易心中陡生一股羞愧之意,掩面感慨道: “吾差之远矣!” 。 【云青青租了乡亲的房子,在这里住了两个多月,时而跟着朋友走访群众,时而随着本地人一起上山下水、到处采风,有时候又跑到当地的小学里头,给留守的孩子们当一当课外的老师,给他们讲她在旅途中的故事。 ——学校里的一位女老师,就是她这位大学同学的妻子,当初女生在大学期间来了当地支教,并在完成本科学业之后再次回到了这里,于是他也跟随着妻子的脚步调动到了这边。】 。 秦始皇时空。 处理政务的闲暇间隙,始皇帝起身活动了一下身体。 “上承国策,下接民情,上下通达,是为干吏。” 始皇帝很欣赏以这老同学为代表的这些基层干部,同时,他也更为坚定地认识到黔首开智之后,正确的政策解读和思想引导对于安稳民心、发展当地是多么重要。 “当初六国余孽与当地郡守相互勾连包庇,对朕颁行的政策阳奉阴违,更有甚者歪曲事实、私征税赋,以致民怨渐生、国朝不稳。” 想到当初大秦表面承平安稳实则内忧外患的局势,始皇帝冷哼一声。 “待朕遣宣政使至各郡县向黔首宣读诏令,这些鬼蜮伎俩便无足轻重了。” 。 唐太宗时空。 李世民于大殿之上环顾一周,几不可闻地叹了口气,心下郁郁地想: “也不至我大唐的官员,能有几人做到如此地步?后世官员之德行与能力,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但他很快又振作精神,仔细聆听着文臣武将们的上奏。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随着这些年他与诸公制定的政策一一落实,这样的官员自会越来越多,大唐的百姓也会越过越好。 李世民对此毫不怀疑。 。 明代宗时空。 朱见深和朱见济两兄弟伏在案上奋笔疾书。 天可怜见,在这大家都看天幕放松的时刻,他们却收到了课后作业。 ——由当今圣上亲自布置的、关于这段时日云青青在此处的见闻的观后感。 一个身影悄摸着站在了兄弟俩的背后。 朱祁钰先是瞄了一眼朱见深的作业,首先就是干净漂亮的卷面,再一看内容,既有对于恪尽职守干实事的赞赏,又有他对于如何为国为民干实事的阐述,虽然内容尚且比较浅显,但俨然已经有了独立思考的风范。 朱祁钰暗自点了点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