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家眷由山阴逆流而上,一路采撷当地风土民情,并将这些统统记录了下来,打算待安定下来之后,于闲暇时将这些文稿整理成书,再上传到天幕的阅读库中去。 不过他到当地之后就忙于兴修水利、指导农桑,倒是将这桩事搁置了下来。 看到云青青逗猫,他就想起了家中聘来的狸奴,提笔在书页上留下了一句感慨:“蜀中鱼贱如土,且皆巨鱼,余欲寻小鱼饲猫,不可得[1],幸得天幕启示,做猫饭饲之。” 。 唐高宗时空。 自李勣攻破高丽,拔平壤城,擒其王高藏及其大臣男建等以归之后,高丽境内皆降,李治便以其地为安东都护府,分置四十二州,帝国的版图再次扩大,但帝国之主的身体却每况愈下。 虽然有了女主代唐的危机,但李治还是不得不让皇后染指了更多的权利——比起其他人,至少她能力有历史做背书,而在这波诡云谲的朝野博弈之中,帝后二人才是荣辱一体的利益联盟。 李治正斜倚在软榻上闭目养神,眼皮上敷着药膏,同时宫人轻轻按揉着他的太阳穴。 烟雾浮沉、香气氤氲,李治朦朦胧胧正要入眠,就听到殿外响起了踢踢踏踏的脚步声。 他不自觉地露出微笑,柔声道:“门外可是我家小娘子来了?” 一个扎着双丫髻,穿着嫩黄小袖搭红绿间色裙的小姑娘从殿门口探出头来,她脚步轻快地冲到李治面前,如何轻轻地依偎到了他的怀中,拉扯着父亲的衣袖,声音清脆稚嫩:“阿耶!我也想养一只狸奴!” 李治循声伸出手揉了揉小娘子的发顶,询问:“怎么突然想要养狸奴了?” “我今日看锦帛,云家有一只好漂亮好乖巧的小猫,我也想要!”小娘子娇声说着她在天幕中看到了猫儿是如何乖巧可人,听得李治嘴角不断上扬,只想把世间最乖巧最漂亮的狸奴送到女儿眼前来。 。 明宣宗时空。 朱瞻基放下了朱笔,忙里偷闲地端起一杯香茗看向天幕,享受地眯了眯眼。 看着云青青逗猫,他也越看越心痒,想起了之前他在宫中偶遇的两只玩耍打闹的狸猫。 “来人,将朕之前画的那副狸奴图拿来[2]!” 朱瞻基决定等会去找皇后赏一赏画。这绝对不是因为皇后宫中有几只机灵的小猫咪。 想了想,朱瞻基又吩咐身边的大太监。 “稍后前往皇后宫中用晚膳,将大皇子和二皇子带过来一道用膳。” 难得有时间,朱瞻基便想好好享受一番父子天伦。 碍于云青青的谶语,即使他再怎么宠爱贵妃孙氏及长子,心中也难免存了个疙瘩,原本废胡氏而立孙氏为后的念头也打消了。 即使看在次子的份上已经晋吴氏为贤妃,但朱瞻基到底心有偏爱,兼之朱祁镇更是他的长子,为人父母哪有觉得孩子有错的呢?总想着是旁人带坏了自己的孩子,孩子只要好好教,自然还是好孩子。更何况史书上的朱祁镇纵有千般错,如今的稚子又何辜? 于是在理智与情感的拉扯之下,如今朱瞻基反倒是去皇后宫中的次数多了起来。 皇后胡氏端庄贤德、为人公正,朱瞻基自觉他与皇后虽无夫妻之情,却到底有几分对皇后人品与德行的敬重,关于皇嗣教养等诸多事宜,他还是愿意与皇后稍加商议的。 ——也愿意给予皇后一个体面,让两个儿子与嫡母多多亲近。 。 【不过云霄还是想要一只自己的小猫,她幻想中的小猫咪是别人口中或是视频之中的干净温顺、吃着猫粮和小零食、漂亮得像个小公主的宠物猫,而不是自家那只养了跟没养差不多(又称如养)、灶膛里林子里乱钻、吃青菜汤泡饭也能吃得一干二净的小猫。 云青青仔细询问了她的意见,最后带她亲自去流浪动物救助机构领养了一只布偶。 然后她们家就有了两猫一狗。 你说这狗从哪里来的? ——是云爸爸这个铁杆狗党经过了有理有据的争论之后为自己争取了养狗的权利。 然后云霄的日子就过得紧巴巴了起来。 因为她之前与云青青约定,养猫的花费要从她的零花钱中出。 原本她想买什么吃的喝的和玩具,只要不过分云青青都会满足她,现在倒好,云青青动辄以“买完猫粮之后你这个月的零花钱就已经没有了”为由拒绝她的要求,就算是云霄哭闹打滚也无动于衷,云青青甚至以小猫断粮为由威胁她。 云霄:啊啊啊啊可恶!为什么会有这么坏的妈妈! 无能狂怒之后,云霄只能被掌握了财政大权的云青青拿捏得死死的。 然而她的一番委曲求全并没有太大作用。 因为她一给布偶绵绵倒猫粮,那只拳打狗狗脚踢猫猫的狸花咪咪就会闻塑料摩擦声而来,一通喵喵拳将绵绵赶跑,霸占猫碗直到自己吃饱喝足才会踱着步子慢悠悠地离开。 云霄省吃俭用买的猫粮全替云青青养了猫,甚至狗也要抢猫粮吃! “啊啊啊啊!” 又是鸡飞狗跳、家庭和睦的一天呢。】 。 宋哲宗时空。 “噗嗤——” 已经长成清丽少女的李清照总是被母女俩斗智斗勇、然后云霄被欺负得委屈巴巴的样子逗得开怀,机灵活泼的云霄屡屡勾得她捧着脸幻想自己日后的孩子是否也会如此玉雪可爱,随即反应过来又被自己的想法羞得两颊泛红。 “唉……”想到了孩子,李清照也就想到了自己的婚事,柳眉也不由得蹙起来。 随着她年岁渐长,加上这些年她时有佳作流出——父亲虽不赞成,却也没有多加反对她的词作外流,上门求亲的人几乎要踏破她家的门槛,那“千古第一女词人”的名头让世人对于她的行为举止多了几分宽容,但也正是如此,她无法分辨求亲的那些郎君与人家究竟是为何而来,家中父母为她的亲事可以说是愁白了头发。 ——甚至近日有好事者传出流言,说什么“千古第一女词人”这名头唯有天下最尊贵的人家能够承得起,吓得她父亲连夜写奏章上表官家自陈心意…… “所幸官家金口玉言,‘青史留名的女词人岂可囿于后宫’这才令坊间传闻平息。但是……” 李清照长长地叹了口气,连皇帝都这么说了,哪家的郎君还敢轻易上门?怕不是要被世人指着鼻子骂将她囿于后宅哦。 “虽然我如今的确不想成婚,但不想与不能之间可是天壤之别啊。” 李清照没打算做什么终身不婚的自梳女,她还是想搞一搞男人的。 “罢了,这东京我是呆厌了,换个地方也挺好的。”李清照很快振奋起来,“那大好河山,我可神往已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