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兰瞥了眼驾驶位心情颇好的父亲,在心里狠狠的“哼”了一声。
在军校下车前,付质还特意交代了她晚上回家一趟。
付兰一面答应着一面和父母道别——虽然几个小时后就会再见。
.
付兰离校是为了去万象科技打秋风,搞点他们小组作业需要的特殊材料。
除此之外她还顺便从实验室顺了点高科技放车上,结果事实证明做人不能太缺德,她打完秋风出来就被碰瓷了。
付兰在校的主要学习方向是轻型机甲相关。
本学期的期末小组大作业是机甲组装与创新,鉴于这个课题已经在星际时代被研究了百年之久,属于是研究透到不能再透,小组成员统一选择剑走偏锋,搞点极端个性化机甲。
因为组里全是一米七以上大高个,于是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身高仅一米五出头的付兰身上。
——非常极端,非常适合个性化。
在星际第一军校就读的学生,脑子里除了军校十大校规,印象最深刻的恐怕就是付兰同学离谱的身体素质创造的各项校记录。
那是这群心高气傲的军校生在校七年拼了老命也破不了的记录。
第一军校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在第一军校,除了身高,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压付兰一头。
当然,说这句话的同学在当天夜里就被送进医疗部,对因机甲对抗造成的损伤进行治疗。
还顺便给医疗系的同学们做了一礼拜的上课材料——非常经典的机甲对战挫伤,包括精神损伤。
言归正传,付兰的个人特征非常有益于使用个性化机甲,小组成员在设计机甲上几乎可以随便添加各种零部件,而不需要担心机甲使用者是否承受得住,或者是否能完美发挥机甲的各项功能。
——毕竟她的好队友们在第一学年的模拟对抗赛上,能干出给她组装出搭载远程轻型机甲动力系统的近战重型战炮机甲这种傻逼事。
而万能的付兰同学居然靠着那堆堪比屎山代码的东西夺得对抗赛冠军,连带着她可爱可憎的队友们也获得了该年的机甲创新奖。
反正自那以后付兰在小组作业上,就要实时监督她的队友们,避免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再给自己添加一点脱缰野马般的个人创意。
学生时代嘛,总是充斥着各种创意盎然、天马行空的设想。
就是容易创死期末进行机甲展示的队友。
所以此时哪怕是身处怪事的中心,付兰仍不忘时时观察队友设计动向,尽心尽责、可歌可泣。
付兰回到校园直奔机甲设计大楼,直接撞上了正趁她不在努力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队友。
“......就知道在线上看不住你们。”
付兰抽出他们在光脑上发给自己的设计图,又拿起他们桌子上新鲜出炉的设计图。
“我记得我们设计的主题是近战轻型机甲吧?请问这个能在八百米开外戳到对面脑袋上的炮管是什么东西?”
负责武器设计的陆枫敏同学推了推眼镜,那是她外置的智能处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