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侯夫人不禁惊诧。
刘夫人接着道:“我没想到夫人这样看重妍宁,这下可真是好事办成了坏事。”出了这样的事就要利用济宁侯府的愧疚,这样才能让济宁侯府完全站到她们这边来。
……
杨茉给李氏用了针,李氏很快睡着了。
献王太妃望着瘦得皮包骨的李氏摇了摇头,“希望她病好了之后,不要再被刘家利用。”
刘妍宁如今失了名声,不管她用什么方法补救,都不能像从前一样被人张口称赞,尤其是刘妍宁那样的心肠,就算想到好主意也是损人不利己,利用身边的人达到目的,早晚会油尽灯枯。
献王太妃拉起杨茉的手,“接下来就好好等日子。”
这日子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杨茉每日都要抽出几个时辰做针线,将其余的时间放在保合堂上,每日都要去闫阁老府上看望闫阁老。
闫阁老的病情时好时坏,如果有抗生素在,恐怕这病早就见好了。
朱善那边药做的也不顺利,有些制药的工艺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难,就像青霉素,收集青霉是最简单的,分段收集有效成分却很难,何况还要不停地测试药的有效度,还好朱善是一个十分有耐性的人,不怕繁琐、困难,一根筋走过去,不走出一条路绝不甘休。
周成陵的聘礼源源不断地送来。
大大的樟木箱子要将杨家院子都摆满了,除了绫罗绸缎、金银器皿,古董书画,还有各种头面,各种的宝石,就说梳妆盒子都各种式样,没有一个是相同的。
周成陵开始办冯国昌的案子,没有平日里那么清闲,杨茉给他诊病的时候才会见到,眼见聘礼送了十几天,杨茉忍不住埋怨,“你在查冯党贪墨的银钱,这样大张旗鼓地送聘礼,就不怕被人猜疑。”
周成陵面不改色,“这些东西都有单子在,都是康王府攒下的家底,一直在献王太妃手里收着,谁会乱说。”
☆、第二百九十六章 出阁
这段日子听周成陵说起朝政,杨茉也免不了关切,“冯党贪墨的那些银钱找到了没有?”
周成陵微微一笑,“谁说一定是银钱,我查出了一些屯粮,正好用来赈灾,已经写了奏折上去,只等着皇上裁夺。”
粮食而不是银钱,这样赈灾就显得顺理成章,皇上也不会拿来另作他用。
“不但可以赈灾,还可以做军饷,董昭那边军需短缺,如果不补上恐怕不能打个胜仗。”
不能找不到贪墨的银钱,更不能让这些银钱进了上清院用丹炉烧光,于是周成陵想出粮食的法子,杨茉抬起头,“哪来的这么多粮食。”
周成陵道:“我盯上冯国昌不是一日两日了,现在冯国昌被抓,多拷问几个冯党大约就知晓了贪墨的银钱,再将那些贪墨的银钱向当地富绅征用米粮。”
杨茉还是有些担心,“皇上会不会察觉。”
“不会,朝廷还在抓与冯国昌有牵连的人,现在朝廷上下人人自危,不会有人在这时候站出来说话,那些富绅平日里就和冯党勾结,他们不拿,我自然有办法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