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吉祥如意 > 吉祥如意 第7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吉祥如意 第7节(2 / 2)

如意好奇,“这是什么地方?”

吉祥说道:“这个马雕的好看!等我有力气了,就爬上去骑着玩。”

鹅姐夫说道:“臭小子不要命了,骑上去会被打死的——这里是咱们国公爷的墓地,我们正走在墓地神道上。”

鹅姐夫话里的国公爷,是昌国公张峦,张家老祖宗的丈夫、张太后的亲爹、当今正德皇帝的外祖父。

本书的第一回 目就说过,弘治皇帝后宫无妃,一生只守着张皇后一人,对张峦这个岳父很敬重,岳父死后,弘治皇帝不仅坚持把岳母金太夫人接到宫里养老,还把京郊翠微山南麓的一块风水宝地赐给岳父当墓地,建造了宏伟的神道和祭殿,将岳父风光大葬。

此外,还立了神道碑,御笔亲提。

当年修建这座恢弘的墓地,征用了万人工匠!比现在修缮颐园还要热闹呢。

鹅姐夫缓缓说着张家辉煌的过去,驾着马车,拐到了一座小院停下,“好了,就是这里,这一片都是咱们张家的祭田祭屋,主子们有时候来祭祀,当晚回不去,就住在这里,这块是下人们住的地方,一应被褥蚊帐炭火炉子都是齐全的。”

两个孩子拉虚脱了,吉祥在如意娘的搀扶下,勉强能自己走进去,如意只觉得双腿软如煮熟的面条,使不上劲,是鹅姐夫把她抱进去的。

“那边是厨房。”鹅姐夫给细细给如意娘交代暂居的地方,“你听见敲钟的声音了吧?那边是张家的家庙,是个道观,叫做怀恩观,道士们全是张家供养,张家族人有去世的,都会先把棺材抬到怀恩观停灵,攒上一年的棺材,每年春天一起运到沧州老家祖坟里埋葬。”

翠微山是御赐的墓地,只葬张峦夫妻——将来老祖宗去世,会抬进墓地里和张峦合葬。其余族人都要叶落归根的。

如意娘开了眼,“真是豪门大族,墓地里有坟、祭屋、道观、祭田,还在翠微山下,我瞅着,这块墓地比颐园还大!哎哟哟,死人住的地方比活人还舒服!”

躺在炕上休息的如意听见了,有些害怕,“又是墓地,又是攒了一年的棺材,好多死人,会不会闹鬼啊?自从马车进了这里,一个活人都没见过。”

如意娘忙安慰道:“等你长大了,就会明白活人其实比死人可怕,死人没什么可怕的。这个地方最适合躲水痘,没有小孩,只有成年的道士,鹅姐怎么找到了这么好的地方。”

鹅姐夫说道:“张家祭祀的时候,你鹅姐跟着三少爷来过这里,还住过几次。花姨娘每年都给怀恩观捐许多香火钱,她是个姨娘,没资格来这里祭祖,就把银子交给你鹅姐捎过来,一来二去,和家庙混熟了,所以你鹅姐开了口,怀恩观就同意你们来这里避一避。”

“油盐酱醋,蔬菜肉食,短了什么就去怀恩观去领,看住孩子们,千万别让他们跑出墓地,去外头染了水痘。”

原来是因花姨娘捐了香火钱,鹅姐夫他们才能有资格进来——鹅姐虽没出过钱,这香火钱毕竟经了她的手呀,何况她还是三少爷的奶娘,怀恩观顺手行个方便。

如意娘说道:“放心,他们也大了,知道轻重。再说这么大一块地,够他们撒野,就不会野到外头去。”

如意娘一边说着,一边从匣子里取出一些丸药给鹅姐夫,“这些梅花点舌丹、辟毒散什么的,都是鹅姐以前从二门里拿来给我的,必备不时之需,都是顶好的药,我分出一半,你捎带给九指他们,希望孩子们都能挺过去。”

鹅姐夫接了,登上马车要走,如意娘突然想起了什么,追出去问道:“我们来墓地躲瘟疫,鹅姐带着三少爷去了那里?”

鹅姐夫指着翠微山对面巍峨的绵绵群山,这就是闻名遐迩的香山,说道:“张家的孩子们连夜送去了香山别院,比咱们这还安全。”

这就是现实,从出生起便是天壤之别!

胭脂和长生无处可躲,只能凭天由命;吉祥如意有靠山的父母亲友找到翠微山墓地躲瘟;主子们生的小主子在深山避世,远离病气。

有人出生就要吃苦,有人出生就含着蜜。

如意和吉祥止了泄,养了两天就生龙活虎了,他们还不懂出痘的厉害,不晓得生离死别之痛,少年不知愁,只觉得墓地什么都新鲜,不用在工地干活了,每一天就像探险,都有新的地方玩耍,头一回觉得墓地是个好地方。

每天都闲着,又不能走出墓地,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吉祥教会了如意游泳、抓鱼、捞虾、摸螃蟹。

如意以前只是在岸边看着男孩们玩水,心中羡慕,现在学会了,还能恣意玩耍,颇有些乐不思蜀。

秋风起,天气终于凉爽了,初秋第一枚金黄的梧桐叶落在水塘里。

如意和吉祥正把裤腿高高卷起,在水塘里摸螃蟹呢,双腿糊满了青泥巴,浑然不觉四季轮转。

鹅姐夫驾着马车,给他们送月饼等吃食,还有厚些的新被褥——大半个月过去了,已是中秋节。

如意娘一直在焦虑中,忙问:“现在外头如何?可不可以回去了?长生那孩子还好吗?”

长生身体本来就弱些,又是第一个病发的,如意娘一直牵挂着他。

”长生熬过来了,胭脂的水痘也消退了,可是……”鹅姐夫叹了口气,“九指的秋胡戏(妻)没了,两个孩子没了母亲。”

九指家三年抱俩,老婆生下长生之后,身体就一直不太好,平时也不怎么出门,在家里养身体。

九指是西府护院小头目,月例八百钱,这只是收入的小头,大头是外头有人拜访时,送给看门护院的见面礼,九指一家本来应该能过上殷实日子。

但因九指的老婆常年服药,什么人参肉桂各种补品,九指眉头都不皱一下就给老婆买,所以他家一直攒不住什么钱,每个月都无结余。

两个孩子出痘,九指去颐园当差看管工地时,九指的老婆撑着病躯单独照顾孩子们,胭脂长生都顺利过了鬼门关,她倒下了。

如意娘听了,觉得世事无常,“没想到走的是九指的秋胡戏,九指保了她十年的命,还是没保住。唉,看着孩子生病受罪,当母亲都恨不得用自己的命换孩子的命,希望她来生投个好胎,一辈子健康顺遂。”

鹅姐夫把东西全部卸下车,“我还有事,就不等如意吉祥他们回来一起过节了——九指今晚要给他的秋胡戏做法事超度,我替他值夜看工地。”

晚上,如意娘没有把九指家的噩耗告诉吉祥如意,她做了一桌子菜,把鹅姐夫送来的月饼摆上,过了个中秋节,看着如意和吉祥吃饱喝足,在院子里赏月吃月饼,打打闹闹,如意娘默默对月祈祷:

月亮啊,如果有什么灾难,就交给我来承受吧,不要为难孩子,让孩子们纯真无忧的笑容多留一些时日,虽说,他们迟早会面对长大后的无奈,可,这样的日子能晚来一天就晚来一天吧,就像这可恶的水痘瘟疫一样!

山里冷,当晚,如意娘把鹅姐夫送来的厚被褥就给他们换上了,暖和入眠。

可是,次日,如意娘早上醒来,习惯性的摸了摸身边的女儿,这一摸不得了,如意身上怎么发烫?

如意娘用额头挨着如意的额头,没错,就是发烧!

糟糕!

如意娘连鞋子都没来及穿,光脚跑到隔壁卧房,吉祥睡在这里,他也在发烧,胸口已经出了根红顶圆的水痘!

千防万防,还是防不住,到底那里出了纰漏?

如意娘强迫自己镇定下来,把早就预备好的四圣散用开水化开,分别喂给两个发热的孩子,去菜园摘了丝瓜和紫草,煮了水,这两样东西都是清热解毒的,适合给出痘的孩子喝。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