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吉祥如意 > 吉祥如意 第61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吉祥如意 第61节(2 / 2)

如意听到身后两个女孩清脆的笑声,没有回头,只是挥舞着双手告别,“知道了,你新姨妈是腊梅姐姐,你们快回去吧。”

我早就知道是腊梅了,二十六岁一朵盛开的腊梅花,插在五十岁一坨老牛粪上,唉。

松鹤堂,如意把花馍馍和麻花,以及杨数大哥的一炳川金扇都给了花椒,还交代了杨数大哥留的话: “……希望你像花椒一样,笑口常开,少想些烦心事。”

花椒抱着扇子,满脸都是遗憾:“这么快就要走,我不能面辞了,一走就是三五年,早知道我进园子那天,就是见到花……杨数大哥的最后一面,我就多看看他了。我真是傻,真的,那天怎么光顾着搬行李,都没有好好的看看他。”

人生的遗憾,就是在这些琐碎的事情中留下来的,人们意识不到,那看似寻常的事情,却再也没有第二次机会见到了。

若是珍惜每一天,却又过的太过沉重,连甘蔗都没有两头甜呢,何况是人生。人的一生,注定多有遗憾。

腊月十八,杨数和鹅姐夫出发南下。

开年后,正月十八,腊梅从松鹤堂发嫁,老祖宗亲自给腊梅添妆,一顶花轿,一路吹打着到了东府,嫁给了东府大管家来禄,成为东府新的大管家娘子。

次年,三月初七,颐园十里画廊亮灯到天明,东府大少爷迎娶了夏皇后的三妹妹、庆阳伯的小姐,大少奶奶夏氏终于进门了!

过了一年,同月,夏氏生下一子,也是张家嫡长重孙,将来承袭张家的香火和爵位。

老祖宗高兴的很,下令十里画廊的灯连续点上一个月,一直到重孙子满月,张家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庆祝新生命的到来!

又过了一年,刚入冬的时候,从张家老家的沧州传来噩耗:来福夫妻死了,据说,是因晚上睡觉的时候,睡觉的大炕不知是烟道堵住了,还是烧的黑石炭里掺了不干净的东西,炸炕了!

大炕炸的四分五裂,来福夫妻掉进火热的炕里,活活烫死了!

就这样,眨眼三年过去了,这三年有喜事也有丧事,有人出生,有人死去。

此时已经到了正德四年,吉祥和如意十五岁了!

腊月二十五早上,承恩阁。

如意睁开眼睛,听到窗外传来刷刷的声音,就知道昨晚下了一场大雪,蝉妈妈早起扫雪呢。

每月二十五,都是发月钱的日子,睁眼睛就是一堆活要干,如意起了床,抱着手炉出门,对扫雪的蝉妈妈说道:“我去大厨房吃早饭了,早饭给妈妈带回来。”

“昨儿个雪大,你慢慢走,小心摔跤。“蝉妈妈挥舞着扫把说道:“你不用给我带早饭,你去大厨房吃了饭,就去紫云轩忙吧,今天发月钱呢。我早上吃了你娘炸的麻花垫了垫肚子,太好吃了,根本停不住嘴,一不小心吃多了,就当吃早饭吧。”

如意跑下山,勤快的蝉妈妈已经把八十一个台阶积雪清理干净,如意已经长成了大姑娘,不耐烦一阶一阶的走,两条大长腿一下子跨过两个台阶,健步如飞。

她穿着大红袄,头戴着大红观音兜,远远看去,就像一团火从山上滚下来似的。

这团火“烧”到了大厨房饭堂,如意端着红漆托盘去取早饭。

“如意!在这里!”

如意寻声望去,看到胭脂红霞又占了个好地方,就在炉子旁边,最暖和了。

这三年来,胭脂红霞都归大小姐房里管,她们的饭自然是大厨房做好后抬到梅园吃,再也不用走到饭堂。

但是,有时候胭脂红霞有事找如意说话,会来饭堂边吃边等她。

如意端着早饭坐下,“你们来饭堂吃饭,是不是又有什么新闻告诉我?”

红霞笑道:“你猜?”

如意喝了口鸭血粉丝汤,“又是猜猜猜,你怎么说话跟个帚儿似的。”

胭脂笑道:“你猜中啦,还真就是帚儿。”

红霞捏了捏胭脂的脸颊,“你呀,总是泄密,就让如意猜嘛,她那么聪明。”

胭脂说道:“本来就是帚儿的事情啊,如意,帚儿现在是东府大老爷的姨娘了,帚姨娘。”

第三卷 少年游

第六十章 旧相识摇身变姨娘,支月钱后门妙插队

帚姨娘?

一听这话,如意嘴里鸭血粉丝汤里的粉丝差一点从嘴巴里溜出来!

帚儿三年前被她的剪刀捅破小腹后,被东府侯爷金屋藏“贼”,安顿在积水潭别院里。

这三年来,一直没有帚儿的消息,怎么突然当上姨娘了?

如意心存怀疑,她喝了口豆浆,把嘴里的食物清干净,方便说话,忙问道:“红霞,你听谁说的?”

红霞说道:“我当然是听我姨妈说的呀,她说侯爷要她在东府二门里头收拾出一个院子,安顿新姨娘。这个新姨娘还派了贴身的丫鬟,先过来看房子呢,这个丫鬟你以前应该也认识,叫做抹儿。”

“就是抹儿告诉我姨妈,说新姨娘就是以前在颐园十里画廊里扫地的帚儿。”

红霞的姨妈就是腊梅,如今是东府大管家娘子了。红霞跟姨爹来禄关系好,现在和新姨妈关系也好的很。

一提起抹儿,如意顿时有八分相信了。

抹儿和帚儿,都是三年前东府从外头买来的粗使丫头,因都是洒扫上的,王嬷嬷就随便以洒扫的器具比如扫帚、抹布、水桶等为名字,分别给她们取名帚儿和抹儿。

后来,帚儿在承恩阁“偷”米芾真迹,被如意一剪刀,捅的半死不活,对外以承恩阁走水掩盖真相。

王嬷嬷从此不敢相信从外头买进来的丫鬟,把剩下来的丫鬟等配小厮的配小厮,送田庄的送田庄。

颐园洒扫上的女人统统从东西两府重新招,家生子优先,如果是外头买进来的,必须十年以上,且需成家有生育——有了小家,挺身犯险的可能就很低了,足够忠诚。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