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吉祥如意 > 吉祥如意 第114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吉祥如意 第114节(2 / 2)

其中就有步兵头领吉祥、骑兵头领郑纲、火枪手赵铁柱等十人。

正德皇帝依然乔装,混入了市井,看舅舅家热闹……

顺天府衙门,仵作房。

曹祖已经被开膛破肚,里里外外查了一遍,双目一眼圆睁,死不瞑目,愣愣的瞪着蛛丝儿结满房梁的屋顶。

刘瑾看着曹祖的尸格,上面写着死因是砒霜中毒。

仵作房的气味腌臜难闻,用面衣捂住口鼻的刘瑾草草看了一眼曹祖的尸体,就走出了停尸间,外面燃着一个火盆,见刘瑾出来了,守着火盆的差役赶紧提起装满白醋的喷壶,将醋喷洒在燃烧的火盆里。

呲的一声,火盆腾起一阵散发着刺鼻醋味的白烟,这叫做打个醋炭,据说可以防止病气邪气入体,以免疾病沾身。

刘瑾张开双臂,站在滚滚白烟之中,让醋味把自己腌入味。春天容易起瘟病,刘瑾可不想染病。

刘瑾最烦人命案这种差事,没什么油水,还特别的麻烦,但没办法,皇帝要他查,他就得交差。

“公公,这边请。”顺天府提刑官将刘瑾请到了公堂之上。

刘瑾坐定,手下拖了十几个被打的血肉模糊的人过来了,递给刘瑾一张画像,“公公,这群狱卒都拷打了一遍,该招的都招了,都说是一个喂猪的猪倌捣鬼下毒,这是那个经常给曹祖送牢饭的猪倌画像。”

刘瑾看着画像,中等身材,身形偏瘦,脸上东一坨,西一坨的冻伤,看不清相貌,穿一身补丁衣,手里提着一个陶罐,手上也满是冻疮。

手下递上一包碎银,“这是早上曹祖打点押送差役的银子,差役就没有给他戴枷,让他有可乘之机跑去敲登闻鼓。”

刘瑾看着二两碎银,大的有一两银子剪了半边的,小的有米粒大小的,一看就是积攒了很久。

被拷打的浑身是血的狱卒们说道:“那个猪倌每次来监狱送牢饭,身上都是一股猪粪的臭味,小的们嫌他臭,谁没有靠近过去细看他。”

“小的真的不知道猪倌来历啊!那曹祖是个烂赌鬼,或许猪倌也是在赌场输掉所有家产的赌鬼,他们在赌场认识的,曹祖骗了他的钱或者欠钱不还,两人结了仇,公公不妨去查一查曹祖经常去过的赌场。”

“冤枉啊,公公,我们真的不认识猪倌,就是把小的们屁股打开花也招认不出什么花样来!”

刘瑾看着案头上的猪倌画像和碎银子。

无论是猪倌相貌衣服还是碎银子的大小,都是精心设计的,看起来就像一个贫苦的猪倌积攒了很久的银子,送的牢饭也是给猪吃的泔水。

毫无破绽,背后主使很高明的隐藏了自己,对方肯定不是个猪倌,所以,没必要去查全城的猪场,猪倌只是个障眼法。

至于赌场,也没有必要去查,因为幕后主使的目的不是毒杀曹祖,而是栽赃张家私藏龙袍,意图谋反。

毒杀曹祖,在泔水里下毒就行了,何必给二两碎银子免枷敲登闻鼓。

等等!栽赃张家?

刘瑾抓住这点灵光,深挖下去,私藏龙袍……栽赃陷害,幕后主使会不会已经在张家栽赃了龙袍?

曹祖已死,这条线已经断绝,查无可查,何不去张家问一问,看两个国舅爷最近得罪过谁?然后去张家找一找可能被栽赃的龙袍,然后顺着龙袍反过来查栽赃的人是谁!

线索不就有了嘛!

于是,刘瑾带人去了北城张皇亲街。张家两侯爷已经上书自辨,都不敢掉以轻心,惴惴不安的等待,西府崔夫人回来了,下午的时候,永康大长公主和崔夫人送的贺礼就提前送到了东府。

来禄和腊梅夫妻亲自接待了送礼的家奴。

这就是姻亲的好处了,遇到诬告这种大风大浪,有人愿意出手扶一把。

有了永康大长公主和崔驸马起头,张家的其他姻亲,会昌侯府孙家、已故的嘉善大公主的夫婿王驸马家里、以及庆云侯府周家、庆阳伯府夏家纷纷提前送来给张家大小姐出嫁的贺礼。

原本正日子在后天,今天提前送到张家了,至少摆明了亲家们对张家被诬告的态度。

老祖宗在儿子们写了自辩奏折之后,没有回松鹤堂,就在东府祠堂里静静地坐着。

听外头报信,亲家们的贺礼一家家都提前送过来了,心下稍稍宽慰了些,命人好好接待送礼的家奴,并给与上好的打赏。

西府侯爷说道:“母亲,没事的,您看亲戚们的态度,都觉得是诬告,咱们张家平白无故的受无妄之灾。”

东府侯爷说道:“是啊,母亲,您就回松鹤堂静养吧,这里交给我们就行了。”

话音刚落,外头大管家来禄匆匆赶来说道:“老祖宗,侯爷,司礼监掌印太监刘公公来了!”

一听到“刘公公”,老祖宗脸色都变了,说道:“看样子皇上把曹祖诬告案交给了内行厂查办,你们把刘公公请到正堂说话,请刘公公上座,态度要谦卑,不可摆出国舅爷的架子。”

各位看官都听过大明有东厂,有时候还有西厂,内行厂是个什么东西?

内行厂是刘瑾成立的特务机关,就像当了吏部尚书就不能入文渊阁当阁老一样,一旦当了司礼监掌印太监,就不能兼任东厂或者西厂的厂公。

但是刘瑾要把持朝廷朝政,就必须要掌握情报,成为掌印太监之后,就设了内行厂,从东西两厂里选拔精锐,为内行厂办事,这内行厂一下子就成为超越东西两厂的大厂,朝廷官员们莫不闻风丧胆。

内行厂的厉害,东西侯爷是知道的,连忙应下,“母亲放心,我们张家和刘公公的关系还是不错的,时常送礼打点。”

西府家奴曹鼎就给刘瑾连送三年的大礼,数目过万,讨了一个文书,宝源店塌房里的海商们过关的时候,收二成的关税——没有关系的最高能收到三成!

张家还有个外甥女沈氏,给刘瑾送好几万两银子,给丈夫东宁伯焦淇谋到了两广总督的位置!

东府正堂,东西两府侯爷一左一右,殷勤的请刘瑾上座。

刘瑾虚让几次,还是坐在了尊位上,两个侯爷坐在他的下手。

寒暄了几句,上了茶,刘瑾喝了一口,说道:“咱家这次来尊府,是为曹祖诬告案,皇上要咱家查明真相,还张家清白,咱家不敢耽误,先去跑了一趟顺天府衙门,看了曹祖的尸格,描了嫌犯猪倌的画像——来人,给两位侯爷过目,认不认识此人。”

内行厂的番子们拿出送牢饭的猪倌画像。

别说西府侯爷了,就连东府侯爷这个枕边人都丝毫看不出来啊!

两个侯爷都摇头,“没见过,不认识。”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