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朋狗友不对,这说得是交了不好的朋友,王大胖子哪是刘扒皮的朋友,明明是奴才。”
“那他们五个是狐朋狗友。”
“这倒是对了。”
骂着,骂着,他们就跑偏了,开始攀比会的成语了。
苗翠花见此,横了他们一眼:“都闭嘴,时总要说话了。”
他们听后连忙安静了下来。
时都开口问道:“听说你家少爷去府城卖粮食,怎么样了?”
王大胖子立马回道:“还没回来呢。”
“你们大少爷为什么去府城卖粮食?”
“知县告诉了大少爷一个消息。”
“说是遂宁府不少农田七八月的时候种上了甘蔗,今年天气比以前都冷,甘蔗地恐怕要坏,去那卖粮食说不定能赚不少钱。”
“少爷派人查了之后,确实是种了甘蔗地,然后就和张老爷,宋老爷他们一起运粮食去府城卖粮食。”
时都目光微动,她记得遂宁府有雍王的封田,得到她的方子,肯定又圈了不少的地,保守估计百分七十的农田都毁了。
她以为会过上一段时间,没想到他们的动作这么快。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应该有不少难民涌向周边的县城,小溪县也不至于能挺了几个月才涨价,再不济也有消息传来。
要么消息是假的,要么是很多人都去了遂宁府卖粮食,然后官府开仓低价卖粮,把价格打下来了。
“你少爷堂堂一个县尉怎么亲自去卖粮食?”
“不是有盗匪嘛,那么多粮食要是没了,得亏死,还可以用县衙的运粮车,还可以住驿站,能省不少钱。”
果然有其父必有其子。
“还有就是少爷想顺路去府城的青楼看看。”
时都听后,对苗翠花招了招手:“问清楚刘家庄有多少人,都是什么底细,有多少田,多少佃户,交好的人家有谁,有没有暗门,有多少粮食,里里外外都问清楚了。”
“是!”
王大胖子他们几个不是什么硬骨头,没用多少功夫就全部招了。
时都拿着苗翠花交给她刘家庄信息表看了起来,刘扒皮原名刘耀祖,年六十八,有二子五女。
大儿子刘宗,年三十八,是县尉,官是买来的,二儿子是刘辰,年二十,已经是举人,在遂宁府的无涯学院读书。
至于五个女儿都为夫自杀殉葬了,留下五座贞节牌坊,以及她们兄弟的前程。
还留下了五贞仙女的传说。
宋朝只是后期理学盛行,但雍朝一开始就存天理,灭人欲。
立身不正,也只能如此了。
时都扫了一眼继续看下去,原配已亡,继室是二子之母,原有十二个妾室,现存四个,有意纳第十三个妾,王大胖子除了送粮食,就是给刘老爷招第十三个妾。
有武力的家丁四十人,丫鬟粗使等有六十人,管使十八人,有良田六千亩,计划凑成一万亩,手上有七百八十二家佃户。
与张家和宋家瓜分了小溪县百分之八十的土地,垄断了小溪县的粮食。
财产不知道具体,大概有万数以上,有暗室但不知道具体的位置。
庄内有碉楼,有射箭手在其中驻守。
看完后,时都觉得刘家庄很适合练手。
中午,时都召集了大家汇聚在村东头,那四个逃兵,王大胖子三人也带了过来。
苗翠花在时都的示意之之下,站出来指着王大胖子他们道:“乡亲们,你们也都听说了,刘扒皮想要用几斤烂谷子就把我们的田都抢走,那样他就能有一万亩田了。”
听到这个数字,村民们不由喧哗了起来,他们一直以为有三四千亩地,没想到快要一万亩了。
“最后还要让我们当他的苦力,还要抢我们的姑娘做第十三个小妾,你们说,能干吗?”
“不能!”
已经过了快三个月好日子的村民自然不想回到以前那样的苦日子,他们期待地看向时都,希望她能解决这个麻烦。
时都见此,没有说什么。
“今天是王胖子来找我们,明天可能是刘大刀,后天就可能是官府,他们都是剥削我们的人,不会让我们好过的。”
“为了我们的好日子,时总决定打刘扒皮。”
“不是孬种的,想和时总一起打刘扒皮的往前走一步。”
苗翠花话音刚落,所有人都往前走了一步。
时总见此有点意外,她以为最多有三分之一的人会站出来。
她开口道:“你们全都能站出来,我很高兴,说明我没有白教你们,懂得反抗剥削了。”
“不过,我还是要再问一句,你们真的要跟着我吗?”
一个中年男子站了出来:“时总,我们愿意和你打刘扒皮,我们不想过苦日子了。”
一个老婆婆站出来道:“时总,老婆子我活到这把年纪,还能享了这些天福,已经够了,说句不好的话,时总,不管你是啥子,我们都跟定了,最坏不就是一个死,没有时总,我们也活不过这个冬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