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都市传奇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76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76节(1 / 2)

(' 这还不如不收呢!

有人心算了下,头茬的每亩收益只有三十几元。

「要不还是不收了吧?或者直接还田?」

没人回答他的问题,常年不刈割,紫花苜蓿会失去营养价值。但刈割吧,就是在赔本赚吆喝。

坐在一旁静静听着的郭阳站起了身,双手拍掌,笑着说道。

「不能因噎废食,沿海地区的销售渠道要打开,草粉和颗粒加工也得做,即使亏本也要做。」

「另外,大夥想想,有没有降低物流成本的办法?」

等苜禾1号上市了,其主要市场还是要销往沿海或者出口。

但西北太偏僻,不管到哪里都是一两千公里,基础设施又差,很多农产品都面临运输成本高的问题。

苜禾的苜蓿想要产业化发展,首先就得解决运输成本的问题。

会议室再次沉寂,连呼吸声都小了下来。

西北这地方,物流成本降得下来吗?

良久,才有个吞吞吐吐的声音,「可以考虑加压打捆的密度。」

闻声寻去,是刚才提供营养成份含量数据的那年轻人,戴着眼镜,一股书生气。

那年轻人明显紧张了。

郭阳微笑着,「说说你的想法。」

胡杰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脏砰砰砰的跳个不停,拘谨的说道。

「我们的草捆密度只有120kg/m,但进口的乾草捆密度为450kg/m以上,货柜容量可以达到25吨。」

「从美利坚运到我国沿海的成本只有10美元/吨!」

「所以,只要我们能在二次加压打捆技术上作出突破,运输容量增加,成本自然就降下来了。」

有人提出疑虑,「国内可没草产品二次加工的手段啊!」

「那是老美的技术,我们能行吗?」

「当然能行!」郭阳掷地有声的说道,也记住了这个年轻人得模样。

随后两天。

郭阳消耗了自然能量,提升了几台牧草打捆机,使草捆密度大幅提升。

同时,也改造出了草捆二次加压机,经过二次加压的乾草捆,密度瞬间提升到了500kg/m。

足足提升了4倍!

也意味着运输的成本从500元/吨下降到了125元/吨!

第91章 疆省来人

紫花苜蓿夏天的生长周期在28天左右。

通常来说,在6~10月期间,可以刈割四茬,以头茬的产量最高。

盐硷地里,头茬苜蓿亩产才80公斤,全年产量也就是0.3吨左右。

假设都是二级乾草,产地价550元/吨,全年亩产值也只有165元,三级乾草的亩产值更是只有120元。

比种一季小麦的收益都低得多。

按苜禾农牧的投入方式,每年每亩投入的成本约200元,早就亏到姥姥家去了。

但经过二次加压后,销往沿海地区可就不一样了,沿海二级乾草到场价按1200元/吨计算,三级1000元/吨。

全年亩产值分别是360元和300元。

算上运费,二级乾草能实现盈利,三级乾草亩均亏损降到了25元。

如果是不刈割或者还田,每亩纯投入200元,总计就是4000万元,再加上新播种的,亏损会直接突破天际!

时隔大半年。

疆省农垦的候怀杰再次踏上了这片土地,同行的还有生产建设兵团的几人。

草地里一片丰收景象,刈割下来的牧草排成一条条长龙,晾晒着。

「老侯,去年这里真的是盐硷滩,而不是荒地?」

候怀杰眉眼一斜,神情别提有多得意。

「老唐,我还能骗你不成,原来这盐硷滩白晃晃的,寸草不生。」

老唐,原名唐勇,是兵团农业局畜牧处的负责人,眼里的震惊神色仍未散去。

「大半年时间就变成这样了?」

候怀杰右手伸出食指和中指,

「就两月,二十万亩盐硷地刮除积盐层丶土地平整丶深翻晒垡丶覆沙,全部完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