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牧草领域,翁立新和苏国洲两人就是国内的顶级专家。
一人就职于华夏农科院草原研究所,培育出了以华苜系列为代表的牧草品种。
而翁立新则是在高校,陇苜系列苜蓿品种在西北地区的推广面积超过千万亩。
随着国家对牧草行业的重视,未来两人都有希望竞争院士!
两人一见面,
苏国洲就不掩饰的说道:「苜禾1号是你审定的品种,没给你学生开后门吧!」
「等伱亲自看了你就知道了。」
翁立新笑了笑,也不恼,更不想做无意义的争执。
搞科研的人都很纯粹,用技术和事实说话。
苜禾1号只会让所有牧草育种家们哑口无言!
第113章 大单
时间回到2004年5月中旬。
金塔,双桥村。
风和日丽,原来白茫茫一片的盐硷滩上已铺满了随风摇曳的紫花苜蓿。
双桥村的村长徐宗刚又老了两岁,锐利的目光也变得浑浊,但他却怎麽也看不厌倦眼前的景色。
两年来,双桥村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残垣断壁的围墙和坑坑洼洼满是尘土的土路都已消失不见。
土坯房依旧低矮,但不再摇摇欲坠,村落里也乾净整洁。
最主要的是村落里有了朝气,外出的年轻人中陆续有人回到家乡,老婆孩子热炕头,一家人团聚在一起。
村里也不愁工作,苜禾农牧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
无论是在草场里,奶牛场里,加工车间里,都有着双桥村村民的身影。
有的干着苦力,有的年轻人在学着驾驶农机,也有人自己做了小买卖。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徐宗刚佝偻着身子在村子里闲逛着,许多人都在向他问好,这是多年积累下来的威望。
但他却想着该让位给年轻人了。
以前是没得选择,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壮回村,其中也不乏有手腕的人物。
草场上,紫花苜蓿陆陆续续的露出了花蕾。
徐宗刚看着草场上来了一大拨人,隐约能分辨出其中苜禾员工的身影,但还有两三人看举止形态却不像国人。
这群人围着草场转了又转,还随时有人取样。
他反应了过来。
哦,又到收割牧草的时候了。
今年的产量更高,苜禾公司应该能少亏点了吧!
另一边,苜禾销售部经理余小川正在接待来自小日子的客商。
余小川拿出一份文件,里面记录着蛋白质含量测试取样记录。
「面前的这块地,去年进行了绿肥还田,增施了有机肥,今年效果也不错,基本达到了一级乾草的标准。」
熊泽征树接过文件,看了几眼指标,撇了撇嘴。
「小川君,我们供应的养殖场可是全世界最顶级的和牛!」
「你们的牧草品质还是低了点,取样的点位只有80%的能达标。价格只能给到185美元/吨。」
余小川有点生气,说道:「谈好的可是一级乾草200美元/吨!」
熊泽征树漠然道:「你们的种子不行,管理水平不行,种出来的牧草也不行,产品取样只有80%能达标。」
「论牧草品种,我们岛国才是世界一流的,建议你们可以考虑引种。」
苜禾现场的技术人员顿时不乐意了,闹哄哄一片。
余小川也压下怒意,但客商是他带来的,只好示意随行的技术员克制住。
国人对小鬼子本就没有好感,如果不是为了赚钱,谁会给伱好脸色看!
熊泽征树还在翻阅着文件。
无意间就翻到了下一页,上面的指标数字让他以为看花了眼。
「蛋白质含量30%!这是哪块地?带我去看看。」
有技术员没好气的指着几百米开外说道:「就在那边!品质绝对是世界顶级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