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天山也认真的听着。
近一年没见,他对郭阳的变化是体会最深的。
沉稳了,
做事情也不再纠结细节。
以前改良盐硷地时,会亲自指导驾驶农机,播种育苗时也要在现场盯着,恨不得时时刻刻都呆在一线。
活像一个地道的农民。
但现在呢?
越发像个企业家,掌舵着嘉禾这艘巨船。
郭阳并不知道两人怎麽想的,继续说着正在开展的推广工作。
「改良盐硷地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除了苜禾的20万亩荒地,其馀的盐硷地涉及到了大量的村庄和农户。」
「嘉禾可以利用政府推动土地流转的契机,依托合作社丶村集体规模化推进天麦1号推广。」
「由天禾种业统一供种,统一栽培技术,嘉禾同步成立面粉加工企业,引进面粉生产线和制粉车间,种植户直接与加工厂对接,统一收购,统一仓储,实现强筋小麦优质优价。」
瞿阳说道:「这需要很多的资金吧。」
郭阳笑了笑,「嘉禾现在资金充沛,正是扩张的时候。」
「国际上的四大粮商在加工领域的布局都十分深厚,adm公司是全球第一大制粉公司,日产量在1.3万吨以上。」
「而我国小麦生产量居世界第一,但在小麦加工上目前还没有形成巨头,现在入局也不算晚。」
「不只是五原,豫省丶鲁省等地也是同样的策略。」
瞿阳说道:「豫省倒还好,品种杂乱,缺乏可长期利用的强筋小麦品种,天麦1号更好推广。」
「要不,先去豫省?」
「不,河套地区小麦是国内的尖子生,当得起扛把子的称号。」
「要做就做最好,先把这里的种子市场拿下。」
面馆里人来人往,郭阳三人吃完面还赖在店里闲坐了会儿。
卖面的老板听着三人的聊天,不以为是。
熟不知五原小麦的格局迎来了改变。
从面馆出来。
郭阳三人又趁热打铁去看了看暂定的天麦1号种植基地。
基地目前正在改造中,面积总共6500亩。
由惠民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经营管理。
第120章 大会战
惠民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友联村,也在此次盐硷地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区范围内。
而且由于天禾的介入,友联村的改造进程提前了。
当郭阳几人来到友联村时,为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只见农田里有人在清理田间积土,渠系里有人衬砌混凝土,农田道路两旁也有人在植树垄道,各种机械设施更是数不胜数。
瞿阳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场景,喃喃地说道:「这得有多少人?」
新民镇副书记刘军和惠民种植合作社的代表杨小兵联袂走了过来。
刘军不无自豪的介绍道:「现在县里搞农田大会战,仅友联村日出劳力就达到了3000人。」
「一个村有这麽多人?这是怎麽组织的?」
向天山连忙发问,苜禾也有盐硷地改良的经历,出动人数也不少,但那是20万亩啊!
而且苜禾的工钱从不拖欠,人工成本高昂!
镇上有这个财力吗?
刘军说道:「友联村几十年来一直没有任何配套,渠路弯曲不畅丶田地杂乱无章丶有灌无排水害严重。
今年国家启动中低产田改造项目,镇上开了大会,全员出动,全民会战。
为了调动群众积极性,镇里将全镇五年农田建设的整体盘子和每年建设计划发到农民手中。
让大家清楚自己村自家地哪年搞,搞多少,同时将全镇北片6个村丶南片9个村分为两个会战单位。
实行借钱还钱,借工还工丶借物还物,分片跨区实施和分片协调丶集中使用丶周期平衡的筹资投劳办法。
一个村搞开发,片内其他村群众齐上阵,现在借出的工和钱,在以后本村搞开发时,别村进行相应偿还,避免一村农民势单力薄难筹资的局面。」
郭阳听了,也不得不表示佩服。
对于国内基层的组织能力他从来没有怀疑过,但亲身体会到了又是另外一种感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