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都市传奇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143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143节(1 / 2)

(' 「吴校长,奖助学金的事好说,我这刚好也有一项合作需要和校方谈谈。」

「噢?」吴前进好奇。

「嘉禾要成立生物育种实验室,想聘请西农大的专家教授担任公司顾问,或者是到嘉禾进行讲学。」

「这我们肯定乐意啊。」

吴前进乐呵呵的笑了起来,担任顾问或者讲学基本就相当于挣外快。

只要价格合适,没有教授会拒绝的。

郭阳也笑了。

和西农达成了协议,嘉禾在西农大设立嘉禾农业奖学金,每年为品学兼优的困难学生提供50万元助学金。

而除了西农外,甘农大是早就有了相关合作,郭阳也让人留意疆省丶青藏等地区的高校。

条件合适的也可以建立相关合作。

嘉禾集团的扩张迅速,在育种丶种植丶加工丶运输丶销售等环节都有大量的人才需求。

同行企业也需要保持合理的人员流动。

每年花个一两百万,就能赢得西北地区农林学子的好感,这是完全值得的。

同时聘请专家教授担任顾问或者是讲学,一方面能打掩护,一方面也确实能缓慢提升队伍的研发水平。

送别了吴校长,郭阳又伏案审阅起了材料。

随着时间进入6月,天禾种业的种子销售慢慢的进入了淡季,工作重心逐渐的向制种生产转移。

春夏播种的销售业绩也十分的耀眼,郭阳看着报表上的数据,总营收超14亿元。

这份成绩极其的亮眼,妥妥的华夏种业前5强。

随后又拿出几份报纸看了看,今年玉米种业市场上的王者依然是郑单958。

目前推广面积已突破6000万亩。

随后热销的品种还有登海种业的登海系列丶掖单系列,以及浚单20等品种。

先玉335也在低调发育。

但以上所有的品种都被天玉1号遮掩了光辉。

其极高的利润率让所有种企眼馋,随之而来的便是争相在研发领域加大投入。

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登海种业。

京城农业为其做了专题报导:《三强联手打造玉米育种研发联合体》。

登海种业丶鲁省科学院玉米所丶鲁大生命科学院签订合作协议,

各方的国家玉米工程中心丶改良中心丶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进行对等开放。

包括核心种质资源等商业机密都可互换共享!

郭阳不禁感慨,还真是强强联手。

登海种业具备产业优势,有全国最大的玉米研发平台;

玉米研究所从事玉米育种丶栽培生理研究多年,具有几十个最新的国家植物新品种权;

鲁大生命科学学院有我国最早一批开展生物技术育种的实验室,创造出了一系列的玉米育种材料。

外界对三家单位联手也是一致看好。

由于玉米育种的特殊性,种质资源代表了核心竞争力。

三家联手,其可利用的玉米育种资源一下子就多了几倍。

而且其背后还有杜邦先锋公司。

业界纷纷惊呼:「登海,这是想做玉米种业的珠穆朗玛啊!」

「李灯海了不起叻,『南袁北李』的说法可不是吹牛的。」

「登海种业上市之后,李灯海就以11亿元的身家超过袁老了。」

「我听说,李灯还承诺股价低于50元不考虑卖出股权……」

「确实了不起。」

「我也看了他的采访,他说公司并不缺钱,绝不是为了圈钱而上市……」

郭阳琢磨着登海种业的发展策略,最后还是得出了不足为虑的结果。

又接着翻看其它堆积的期刊。

《京城德农两条腿走路创高效……》德农公司计划加大自主品种的研发力度,在各地新建育种站。

《沙洲种业今年计划科研投入2000万元》,通过资本运作,整体吸纳了一些科研院校的新成果,并进行合作育种。

郭阳摇了摇头,沙洲种业这种代繁育种的方式迟早会出问题。

但同处一地,郭阳巴不得其经营不善。

唯一值得注意的是,沙洲种业可以凭藉其地方背景,利用核辐照和航天技术进行育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