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投部的苗兰春问道:「嘉禾还要继续融资吗?」
其馀人也正襟危坐。
郭阳扶了下座椅,坐下后笑道:「大胆的往前冲就是了,有我给你们做后盾,如果有需要,天禾和苜禾还可以继续融资。」
嘉禾众人倍感鼓舞。
y利和m牛是吧!
早就看不惯伱们了。
是时候让世人见识见识什麽是真正的牛奶了!
外界只知道河西牛奶卖得贵,知道其品质好,但不知道到底有多好。
外界以为河西牛奶成本高,利润也微薄,但全产业链发展的河西乳业成本随时能降下来,还能降到让人瞠目结舌的程度。
会后。
郭阳看着城市上空巍巍雄壮的祁连雪山,孤独而又让人神往。
耳畔不由想起金戈铁马的声音。
上层的争论早已有了结果。
导师翁立新也第一时间告诉了他。
这次博弈要论受益最大的,河西乳业还稍微差得有点远。
嘉禾真正的大杀招是苜禾农牧,种子的销售限制放开了,关于民间大规模改良盐硷地的规程也在制定。
无非就是如何收费,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加强监管,严禁私自盗矿丶盗采砂石之类的。
毕竟西北那麽大,还有沿海盐硷地区,谁也不知道地下有没有埋着未发现的资源。
之所以这时候大举布局奶业,除了生产丶物流丶成本控制等各方面准备好了之外。
也是因为嘉禾有了更为充沛的资金来源。
卖种子。
第180章 以种子做支撑
也许是为了利益。
也许是为了不让苜禾1号种子外流,高层一直把苜禾1号当作战略性武器对待。
即使当初新闻报导,也着重提的是盐硷地改良的效果。
对苜禾1号的报导仅限于吃盐,至于到底是如何吃盐,能吃多少盐,对土壤有多大提升。
这些都很少提及。
只有少部分学者知道些内幕,在有意的封锁下,社会公众是不太清楚的。
但由于奶业缺乏蛋白,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也或许是为了减轻大豆命门的压力。
总之国家在加大宣传苜蓿的优质蛋白和优质纤维功能。
在所有的农业生产中,苜蓿是被迫使用最劣质土地的作物,昂贵的地租已经占到了苜蓿生产成本的一半,总收入的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要在民间大力推动使用苜禾1号来改良盐硷荒地。
种子自然得顺势涨价了。
八九十年代的西部拓荒潮,国家开始在疆省实施延长土地租赁期限丶扩大荒地开发自主权限等一系列特殊政策。
通过宏观引导和直接参与,吸引农民和社会各方面力量,驱动了疆省水土资源开发的历史车轮。
来自各行各业的老板们将从未有过的对土地的热情丶希望丶信心,连同倾家荡产的积蓄和巨额的贷款,一起洒向西部边疆的亘古荒漠。
然后,与当地村夫老农一样,年复一年期盼收获季节。
而今这一情形将再次出现。
只是上次汇聚的成千上万的拓荒者是冲着轻飘飘的棉花来的,而这次却是冲着牧草之王来的。
所以,种子该卖多少钱?
30元每斤?
做梦去吧!
当初200元卖给兵团都是给的友情价!
现在,至少300元起步,再加工清洗筛选一次,精选的种子卖500元每斤。
或许还可以高点?
妥了!
就这样干!
就现在一年10万亩制种田,生产2000万斤种子,那也是七八十亿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