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都市传奇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222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222节(2 / 2)

白茫茫的盐硷地与肥沃的黑土地比邻而居,地势高的地方是黑土地,地势低的地方是盐硷地。

在松嫩平原,每向前走一步,各自的土壤境地都可能不相同。

未经治理的盐硷地上,地表坚硬,表面布满白色盐渍。缺水的土地硬的像水泥块一样,根本无法用手捏碎。

当地人形象地称为『干像一把刀,湿是一团糟』。

耕作了多年,也治理了多次,『盐随水来,水带盐走』的治理原理也不难。

但硷降了丶盐排了丶田洗了,就能正常的种地了吗?

不!

土壤修复是一个系统性丶长周期的过程。

想要唤醒沉睡的耕地,让盐硷地变黑土地,打造大粮仓,需要良田丶良种丶良法形成持续性的良性耕作。

现在种子有了。

只需要一两年就能换回一块良田。

关于土地的故事还有很多。

各地的种植大户丶投资商都蜂拥而至。

热情席卷了农业局。

各地不得不邀请各地农科院的专家组织技术培训和政策解读。

让地方惊喜的是,由苜禾和天禾组成的技术服务团队也第一时间组织了相关活动。

不懂政策,农业局摇人。

技术员不够,农业局摇人。

苜禾也根本没有节约成本的想法,专家费丶培训费应有尽有,表现让各方都很满意。

想装成鸵鸟的银行也被拉了出来,讲解贷款政策丶贷款额度以及政策贴息等等。

就这样,

种植大户,农业企业踏上了鲜有人问津的盐硷荒地,在工作人员的协同下开始丈量土地。

在一点一点的摸索中,流程逐渐的完善,从流转土地--签合同--买种子--技术培训等等。

农户们发现流程也不是那麽的难。

而地方的农业局看着嘉禾技术服务团队忙前忙后的身影,也不由感慨。

「天玉1号能那麽火不是没有道理的,现在又来了个苜禾1号。」

「该别人赚钱啊。」

「这周到的服务,弄得我都想去承包地了。」

「公职人员,你在想屁吃。」

……

九泉。

从拿到政策文件后,接连几天,嘉禾集团总部和苜禾都忙着解读文件丶吃透政策。

市里反倒对这事没那麽上心。

西北可没在鼓励范围内。

耕保中心派出的专家也还要等段时间,只进行了线上培训,但可以随时进行沟通。

不来就不来,活人还能被尿憋死,一切都是刚开始,所有人都是第一次接触。

苜禾也不可能将一切都准备妥当之后再去到田间地头,那不是农业,那是千金大小姐。

所以苜禾加班搞出了一份指导手册,简略的概括了些精华。

一线的技术服务人员人手一份手册,天禾甚至丰凯农机的售后服务团队都被派去支援苜禾,抱着忐忑的心情联系上了各地农业局和农户。

然后发现大家都是草台班子。

苜禾用两天搞出来的手册,反而显得精美了不少,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

工作才进入了正轨。

郭阳这两天也忙得没停过,苜禾农牧丶天禾种业丶河西乳业丶青禾农业丶全王生物丶丰凯农机丶猎鹰农业,几个主体的事务交错在一起。

时常让郭阳陷入混乱。

还好有宁小婧,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各种事务已经能熟练处理了,和谢时杰不同的是,其做事情更加细心。

而且因为有大公司工作经验,其能力也更强,郭阳只需要做好各项工作的规划就行。

不得不说,从京城来的,其工作抗压能力真的是强。

这麽久以来,也就此前有过一次小情绪,郭阳至今也没过问过原因。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