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都市传奇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232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232节(1 / 2)

(' 80后不想种地,90后不会种地,这已经成为了后世的一种调侃。

嘉禾却聚集了这麽一大帮年轻人,每个人过年回到家乡的时候都免不了被七大姑八大姨盘问一番。

「在外做什麽工作的呀?」

「咋晒这麽黑啊?」

「怎麽回来的啊?」

「一个月能挣多少钱?」

而如果这时候你说一句你是做农业的,老一辈的人多半会嗤之以鼻。

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背几千年,勤勤恳恳留守农村种地的人,种一亩麦子忙活四五个月,刨去成本就落个几十块钱。

还不如去饭店打工,一个星期就能挣这麽多钱。

在城里工作,有些学问见识的人听了,会附和着说一句民以食为天,广阔农村天地大有可为等类似的话,但家里如果有人想学农的话,肯定是严厉反对。

不过,当嘉禾的员工以及实习生群体回到家乡时,却营造出了不同的风景线。

丰厚的荷包给他们提供了底气,面对亲朋的询问也能谈笑自若的应答。

黑是黑,但工资收入也是能拿出来说一说的。

谈到工作,也时而会把公司挂在嘴上,心里充满了自豪和维护。

嘉禾集团,天禾种业,苜禾农牧等在社会上的知名度也不少,往往只需要随便提几句就能让人有所印象。

盐硷地和沙漠改良不知道,那刘翔该知道吧,河西乳业的形象代言人。

「那就是嘉禾的。」

对于村里的老人,那也能搭上话。

天玉1号种过没?天椒1号知道吧?说上几个热销的品种,很多老人就反应了过来。

那也是嘉禾的。

好小子,现在种子不好买,你能给我弄点回来吗?

往往几句话,就能让人有所印象,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种地的就概括了。

还有很多出身贫困的员工,回到家乡后,也还掉了家里多年的欠债,计划着盖房买房结婚。

实习生也拿着第一笔工资给父母买衣服,给老人小孩买礼物。

挣了钱,大家的日子都过得很火。

郭阳这两天也接到了不少拜年的电话简讯,建的qq工作群也充满了欢声笑语。

「战友们,大年三十了,新年快乐!」

瞿阳:「回村了,回村了,我感觉我就是村里最靓的仔。」

「我看你是要去相亲了吧,瞿总你可是说过要找8个老婆的。」

「哇靠,猛料啊!」

「嘿嘿,看戏。」

瞿阳发了张照片:「污蔑人哈,我这是带老婆孩子去放炮仗,炸狗盆。」

「。。。我也在玩炮仗,不过是炸牛粪。」

「你们……」

「感谢老板年底发的大红包,今年可算是扬眉吐气了。」

「感恩公司,感谢老板。」

「呜呜呜,想到老板还在加班,我就默默的心疼。」

纪卓文:「要真心疼还在加班的同志们,麻烦过年的时候多买点河西牛奶去送人。」

「哈哈哈,我今年就买的河西有机奶,老人小孩都喜欢喝,看着也高端。」

「说真的,河西有机奶的包装设计的是真大气,一看就很上档次。」

「80多元还是太贵了,有机奶还只有12盒,所以我买的24盒的普通牛奶。」

丁吉:「别急,明年人工授精的那批祁连山奶牛也要开始产奶了。」

「对的,其它奶牛饲喂苜禾1号后,单头产奶量也在上升,产能也在扩大,预计年终的时候就会进行降价了。」

「怎麽不见老板呢?」

「忙着呢吧!」

「听说年30工厂都还要维持运转呢。」

「办公室没剩几个人了吧?」

「哪还有几个人,可能就老板一个了吧,罗修想留下来,都被老板赶走了。」

「突然感觉老板好可怜。」

「我们在工作群里这麽闹腾会不会不太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