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都市传奇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240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240节(2 / 2)

足足36亿!

净利润超过了2500%。

完全就是一粒种子一粒金,属于天玉1号的狂飙盛宴已经到来。

而且至少有七成种子已经到了农户手里,郭阳嘴角不由得就咧嘴笑了起来。

他迫不及待想看看媒体是怎麽描述和报导天玉1号的。

第224章 各路媒体的报导

天玉1号基本确立了今年的市场地位,市面上没有一个能打的。

回款的速度很快,加上苜禾1号种子,资金局面一下子就宽松了。

相关的媒体报导,宁小婧已经通过邮箱发了过来。

郭阳轻松的坐在椅子上,带着期待看了起来。

吉省日报;

黑省日报;

华夏经营报;

粮油市场报;

鲁省日报;

农民日报……

一连串的媒体报导,无疑媒体的嗅觉是敏锐的。

三农问题从来都是上层关注的核心,只要你认真观察,就会发现每年的春耕季节,农田里都少不了记者的身影。

田地里,农资市场,种子公司等,四处都有他们的身影,关注着每年的农资行情。

郭阳挨个看了起来,基本上每份报导上都围绕着天玉1号展开。

从农民,农资店和种子公司的角度,夸张性的形容了天玉1号的市场影响力。

比如说,吉省日报采访农民时的景象。

王德林是绥化青冈县某村的玉米种植大户,今年他种了107亩玉米,全部是天玉1号。

「咋能不欢迎呢?」

「天玉1号的种子虽然贵,但是单粒播种,不用间苗,发芽率高。」

「产量质量也都有保证,收购价也高。」

王德林说:「去年全屯种了2000多亩,大灾之年还长得好于往年。」

记者问:「天玉的发芽率要高多少?」

「至少高10%以上,国内种子的发芽率只有85%。」

「国内的种子虽然便宜,但必须得两三粒种子一起播,然后间苗,算下来,种子的成本差不了多少。」

农民对天玉1号十分推崇,但接下来关于农资店和经销商的报导就耐人寻味了。

佟玉东原是顶峰种业的经理。

2005年,在种业圈干了多年销售的佟玉东准备自己单干。

他在yl市种子商业街路口的马路对面租下了门面,开起了自己的种子公司。

面对华夏经营报的采访,他说道:「市场并没有相信中的那麽好,如果不是一些原先积累的老客户,很可能就撑不下去了。」

「天玉1号市场竞争力太强。」

「大春天里,居然感受到了深深的寒意。」

但最惨的还是要属种业公司。

尤其是东北的报导里,很多的新闻题目就带有很强的诱导性。

「天玉1号攻城略地,中小种企岌岌可危。」

「忧起天玉1号……」

等等类似的题目,总结下来就一个意思。

天玉1号丶先玉335和郑单958等优良品种的挤压,导致其它国产品种(本地)的市场空间陷入窒息境地。

尤其是对天玉1号的描述,

让人看了还以为洋种子又在国内攻城掠地了呢。

张平是吉省平安种业老板,春节之后,张平就恨不能脚不沾地。

播种季节,忙也是正常的。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