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都市传奇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278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278节(1 / 2)

(' 疆省有各类盐硷地面积2亿亩左右,其中盐硷荒地也不少。

嘉禾在疆省的盐硷地则选址在了喀什地区的泽普xian,这里含耕地在内,有两千多万亩盐硷地。

在嘉禾的规划中,泽普基地兼顾盐硷地治理,同时也是重要的粮棉基地。

如果从产量和品质角度来说,西北才是我国大豆的最适宜种植区。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国产大豆的产量记录就一直由疆省保持着。

只是疆省大豆没有补贴,作为棉花的夏季复播作物,收益比不上小麦和玉米。

所以疆省的大豆面积常年只有100万亩左右,且多是分布在阿勒泰等冷凉地区,以早春大豆为主。

在郭阳的计划里,这里将成为嘉禾的苜蓿丶棉花丶大豆以及内陆海水稻基地。

南疆地区气温稍高,速度快,入冬前能播下去一部分新鲜收获的苜禾1号种子。

明年开春即可以轮作种子储备充足的天豆1号。

天棉20到明年春播时,种子扩繁也有一年半时间,种子上更不存在问题。

同时天禾科学院也会在泽普建立盐生植物园,针对疆省的盐硷地环境进行研究。

但依然也会面临水的问题。

下午开完会,郭阳回到办公室,找出世界地理图,整个西北地区最大的问题依然是缺水。

嘉禾要想成为世界级农牧企业,国内市场必须是根基,但其馀地区都存在着残酷竞争,唯有西北还有很大的潜力。

水的问题又困扰着西北农业的发展。

难道真去把喜马拉雅山炸开个口子?

先不说工程量有多大,单是炸开了,很多因素也不可控,暖湿气流一来,青藏高原的冰川融化。

四川盆地可能会变成湖,东部地区也可能变成一片汪洋大泽。

但郭阳却记得,后世疆省因为气候变暖,是出现了几次暴雨的,印度洋季风和太平洋季风都到不了西北。

那就只能是大西洋带来的暖流,或者是受西伯利亚地区的沼泽气流影响。

这些都是初高中地理学过的知识,郭阳还有大概的印象。

但这些气流都只能影响到局部,比如大西洋暖流一路穿过东欧大平原,遇到南北天山抬升形成降雨,成就了伊犁河谷。

还有与印度丶不丹接壤的青藏亚东山口。

南北走向的亚东沟为印度洋季风的北进打开一个缺口,气流所到之处植被繁茂。

1888年,英国入侵雪区就是从亚东沟向北推进,亚东沟也被称之为红河谷。

除此之外,藏南的墨脱,雅鲁藏布江流经国内的最后一个县,也是降水丰沛之地。

未来设想中的红旗河调水工程也是从雅鲁藏布江地区出发,绕过青藏高原边缘,沿途经过多条河流,最终到达玉门丶喀什等地。

郭阳的目光停留在雅鲁藏布江附近,说实话,这个工程无论看多少次,都太过于异想天开了。

从工程角度来看,也根本就不具备可行性。

但郭阳在想,从种子商店的角度来看,有没有可行性呢?

自然能量丶种子丶农机,似乎都不怎麽靠谱,除非是逆天超级种子,不仅能适应青藏的高寒气候,还能凿山穿石,或者是黑科技工程机械。

那样也不用绕那麽大一圈子,给喜马拉雅山开个小口子,或者是从雅鲁藏布江直线引水到柴达木盆地,再到河西走廊和塔里木盆地。

西北缺水太令人头疼。

思维发散了一会儿。

除去庞大的调水工程,郭阳能想到的解决方法依然是从自身出发。

培育耐旱作物,以及瀚海红麻等涵养水源能力超强的植物。

保护生态环境,恢复植被覆盖率,静待未来气候的变化。

这是郭阳心中可行性最高的方案。

当然,如果有一天真能有给喜马拉雅山开个口子,或者从雅鲁藏布江调水,嘉禾肯定会跟着掺和一把。

第248章 爆发的自然能量

水源是需要长期关注的问题。

但目前嘉禾也有应对的措施,耐旱作物丶节水灌溉以及干播湿出等节水技术都能缓解一定的压力。

又忙了会儿,天空还是一片晴朗时,便到了晚饭时间。

郭阳放下手中的文件,来到了食堂,夏日炎炎的季节,食堂也准备了大量清爽的蔬菜。

以精美凉拌菜为主。

它们色泽鲜艳,形态各异,有的翠绿欲滴,有的红艳如火,有的绵软香甜。

郭阳依旧是将嘉禾旗下的产品每样都浅尝了一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