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呆一会儿,就有负责负责现场的工作人员注意到了他。
「董事长好,我是这边的技术经理戴羊。」
郭阳看了看来人,没见过,面相看起来很成熟,年龄却不一定很大。
「这边是在干什麽?」
戴羊说:「明年开春后,河边和两侧的戈壁就要开始种植沙棘和红麻,今年先平整场地,开挖种植沟,同时把大块的石头清理掉,该换土的还要换土。」
郭阳也反应过来,戈壁上种树好像确实有挖防风沟这道工序。
「苗圃那边呢?今年繁育了多少种苗?」
「沙棘苗有1000万株,红麻目前的方案是明年直接用种子直播。」
郭阳算了算,1000万株大概就是10万亩,占了两个城市间戈壁面积的三分之一,这比例已经足够高了。
「这边还有事没,陪我去转一转?」
戴羊忙不迭的点头答应,能和老板一起的机会可不多,虽然他觉得嘉禾这次的投资难以理解。
上了车后,没过一会儿,又经过了一片沙棘林,黑色的滴灌带还在浇水。
戴羊想着这一年以来,这1万亩试种的沙棘林,滴灌浇水的次数已经记不清了。
他忍不住说道:「老板,这里的降水量太少了,需要浇水的次数太频繁,春秋两季3~4天就要灌溉一次,冬季7~8天灌溉一次,夏季甚至每天都要灌溉一次。」
「成本有点高,现在1万亩还好,如果是10万亩,只是浇水的成本都要折磨死人。」
郭阳挑了挑眉,问道:「沙棘的生长环境和这边的降水量,你清楚吗?」
戴羊只稍微想了想,就开口道:「沙棘的生长环境对年降水量要求不得低于400毫米,除非是在丘陵沟谷与河漫滩种。」
「但酒泉附近地势南高北低,祁连山山地附近降水量还有300毫米,等到了北边的马鬃山就只有39毫米。」
郭阳也不惊奇,能混到技术经理这个职位,掌握这些应该是很正常的事。
至少他也知道,河西走廊地区的戈壁年降雨量约100mm,甚至更低。
郭阳说道:「我记得今年七八月的时候,好像有两天雨下得还挺大的。」
「是有两天。」
开车的老宋是本地人,听到这里也跟着说道:「每年好像这边都会有一次大型降雨。」
戴羊说道:「但戈壁留不住水啊,总不能一直这样浇水浇水下去吧!」
郭阳笑了笑,说:「滴灌管也坚持不了那麽久时间,等沙棘林和红麻长大点应该就能留住水了。」
事实上,从夏季的那场降雨之后,郭阳对改造这片戈壁的信心就提升了一大截。
种子商店培育的沙棘和瀚海红麻最大的特性就是生命力强丶以及涵养水源,形成植物群体后的效果又会更佳。
只要幼苗期保持浇水,根系彻底扎下去后,每年自带的降雨量就足够维持其正常生长了。
不过戴羊不知道这些,他多年从事农业的认知告诉他,沙棘要想挂果产量好,灌溉条件也是重在之重。
这边戈壁虽然有水源,但投入滴灌的成本高啊!
改造种植成本均摊下来每亩1500元,但要修建泵房首部,埋主管,铺设滴灌带,这些也要投资上千元。
再加上员工工资,和每年的水费,戴羊感觉只靠种植沙棘和红麻,他这辈子是看不到回本的希望了。
这时,郭阳看到前方路边停了辆汽车。
观察了下,在沙棘林里发现了三个人,手上还拿着锄头,在挖着什麽。
「停一下,那边有人。」
戴羊也注意到了沙棘林的情况,「好像是马瑞教授和他的学生。」
沙棘林里的三人也注意到有人来了,抬头看去,目光正好对上,双方也互相认了出来。
「郭老板。」
「马教授。」
郭阳看了看拿着锄头的学生,其脚下还躺着株新鲜出炉的沙棘树,在沙棘树的旁边还有一个大坑。
马瑞笑着说道:「也种了快一年时间了,我们来看看生长情况如何了。」
嘉禾和农大长期保持有合作,马瑞教授团队更是戈壁上这块地的农业规划团队。
当初种沙棘就是马教授的提议。
郭阳好奇的问道:「那情况怎麽样呢?」
马教授笑着回答道:「很好,效果完全超出了我们的预料。」
说着,马教授往前走了几步,到了挖出的坑前,然后拿起那一株看似很矮的沙棘树。
「只是一年,沙棘树的高度就普遍达到了80cm,成年的沙棘树也不过1.5米。」
「最主要的还是这根系,主根扎得太深了,估计已经超过了树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