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都市传奇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307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307节(2 / 2)

增产太多,以至于村民一度怀疑是不是产量统计错误了。

由于耕地破碎,又乾旱缺水,新建村的马铃薯平均产量常年在2500~2800斤左右。

能产3000斤以上马铃薯的地块极少!

今年却统计出了4800斤的亩产,让村民有点吃不准了。

是不是书记老眼昏花,看错数字了啊!

但多次测算后,事实却证明新建村的产量并没有错!

就是亩产4800斤!

增产了接近2000斤。

这让老书记想起他第一次种商品薯的那一年,当年立马每亩增产了750斤。

然而今年却是每亩增产2000斤,还是带着全村人一起!

这脱毒种薯果然了得!

比普通商品薯还要厉害!

按每斤0.45元算,那也增收了900元,每亩的收益达到了2160元!

土蛋蛋还真成了金蛋蛋!

村民们脸上也洋溢着喜庆,家家户户的媳妇开始比拼起了打洋芋搅团,村里散发出浓郁的土豆香味。

这可是每亩增产几百元。

对年人均收入只有1600多元的新建村来说,这份增收的幸福,不亚于天上掉馅饼了。

虽然还没卖完,但每家每户都在盘点着该增添些什麽家具了。

天禾原本也想着帮着销售,但苏克俭拒绝了,称不愁卖!

定西虽然财政实力落后,地方政府却对马铃薯产业极其的重视。

多年前就组建了专门的营销队伍,手里也掌握了外运的车皮,还修建了大量的储藏窖。

甘丶蒙丶陕丶黑,定西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内蒙。

经过长期的轮番作战,定西马铃薯取代了几大传统产地主导终端市场的主体地位,成为全国市场的领先者。

如今,如果定西马铃薯一天不到货,广州零售市场的土豆价格立即上涨5毛。

所以,苏克俭根本就不愁销路。

6500吨的土豆,没用多久时间就一销而空!

整个村子销售收入达到了585万元!

欢声一片。

与新建村一样,天禾其它几个示范基地也相继迎来了大丰收。

这些示范基地都建在乾旱地区,而天薯21,其最大的特点就在乾旱丶半乾旱地区种植效益明显。

所以,耐乾旱的高产特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而这些乾旱地区还有一个共同特点,贫困,革命老区,红色文化,长征路上的加油站。

如今,这些村子却纷纷迎来了大幅增产和增收。

这在当地可是个大新闻!

脱贫致富奔小康。

这可是光鲜亮丽的政绩!

在2005年,定西的马铃薯产业就受到了人民日bao,农民日报等yang媒的报导,进入了高层的视线。

而今,又迎来了新的变化。

还是天禾种业搞出来的,省内的明星企业,要资金有资金,要技术有技术,实力杠杠的。

许多人都意识到了未来的潜力。

先是乡镇上领导来了,随后市领导也来了,同样也引起了省内省外的关注……

然后,他们就看到许多村民买上了三轮车丶彩电,还计划着盖新房。

金蛋蛋还真铺出了小康大道!

让隔壁的青海一阵艳羡,青海气候冷凉,土壤富含钾,是全国马铃薯最佳适宜生长区,把土豆视为瑰宝。

同样也是重要的马铃薯种薯基地,其青薯系列品种在定西地区也很是畅销。

青海耕地面积70%是山旱区。

对天薯系列的抗旱高产,属实是眼馋了,直接发起了引种请求,并邀请天禾去投资……

总之,天薯21在周边火了起来。

脱毒种薯价格确实不便宜,每亩需要300~400斤种薯,每斤2元的话种薯就要去掉600~800元。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