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都市传奇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322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322节(1 / 2)

(' 河西乳业的宣传阵势虽然大,但却没有去碰食品安全的牌子。

安不安全不是自己说了算的,而是要权威部门的检测,以及公众的认可。

但与计划相出入的是,河西乳业也一改以往低调闷头发展的性格,管理层频频有大胆发言。

第267章 质检

河西的管理层,从负责人纪卓文到其它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屡屡在公开场合发布一些『过激』的言论。

似乎是在自爆行业短处。

戳中了不少人的痛点。

12月下旬。

「玩忽悠营销丶养殖与加工脱节等问题影响行业健康发展。」

「现在企业的收奶标准越来越高,蛋白质含量,营养成份也在不断提高,但又有几家是真的能达到标准?」

「一些全国都有名气的品牌,从原料控制到市场进入,均缺乏相关的监控体系,这样迟早会出问题的。」

「今年国内牧草供应充足,价格也有下滑的趋势,但有多少牧场的奶牛吃上了优质苜蓿?」

「大多还是以劣质秸秆为饲料。」

「牛奶造jia方式已高达二十多种,从牛尿,到水解蛋白,到甘氨酸,再到三聚氰胺,造假手法层出不穷。」

「尤其是奶粉,很多市场上的品牌奶粉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阜阳婴儿奶粉才过去两年,家长们要慎重啊!」

虽然没有直接点名道姓,但河西乳业的言论依然很快引起了众多媒体的关注。

最近可是风雨飘摇之际。

苏丹红饲料,红心鸭蛋,多宝鱼禁用药物残留,以及桂花鱼致癌物质……

种种事迹已经让公众对食物的敏感达到了一个临界点。

而这时,已经跻身于行业领头羊之一的河西乳业又在明里暗里的指责牛奶也存在造假情况。

无疑又博得了众多的关注。

同时也引起了同行的敌视。

河西乳业可是无差别攻击。

尤其是负责人纪卓文,最近一改以往谦谦君子的形象,毫不留情的炮轰了行业内的恶劣事迹。

面对华夏质量日报的记者采访时,纪卓文痛批道:

「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那些利欲薰心的制假者,已然遁失了人性的良善。」

记者问道:「那要如何选择牛奶品牌呢?」

「最好选择在本地有牧场的品牌。」

「似乎除了河西乳业,拥有自己牧场的乳企屈指可数?」

纪卓文说:「是的,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要市场,不要牧场,至今依然是国内发展的主流模式。」

「农户都是小规模散养,大部分农户都是随意饲喂,对饲草并不讲究,这样的牛奶营养成份怎麽可能高?」

「现在某些企业为了应对市场竞争,强行提高收奶标准,但又不提高奶价,或者是奶价提升不同步。」

「奶农被逼得没办法,就只能去造假。」

记者正色的问道:「请问河西乳业是不是掌握了什麽证据?」

纪卓文挑了挑眉,好像说的有点过头了,想了想,才开口道:

「知晓情况的人其实很多,但太多人有顾虑,然而真相总有大白于天下的一天。」

「希望消费者在选择牛奶产品的时候擦亮眼睛,不要被某些品牌蒙骗了。」

记者问:「那河西乳业的产品就一定安全吗?」

「安不安全不是我们说了算的,而是要国家权威部门,以及社会公众的认可。」

纪卓文同样正色道:「我们欢迎各路媒体朋友和消费者,到我们的牧场和工厂参观。」

河西乳业对行业内弄虚作假的揭露,很快就广为的传播。

也引发了一阵市场恐慌。

让一干品牌企业恨得牙牙痒。

呼市。

同一座城市,聚集了国内两大乳企品牌:伊利和蒙牛。

两者间的恩怨也由来已久。

但近两年,对于打压河西乳业的发展,两家企业形成了某种程度上的默契。

只是伊利作为行业老大,多少要稍微顾忌一些,手段不会那麽露骨。

相比之下,蒙牛就略显肮脏,或者说这才是正经的商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