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都市传奇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352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352节(2 / 2)

只是暂时还没有合适的人选。

越野车沿着河道边的公路一路向下,道路拔地而起了很多日光温室。

沙漠里的梭梭树,枝条裸露,披着薄霜,静默地矗立在寒风中,冬日里一切都显得苍凉而坚韧。

汽车在移民区停下,沙海的温室苗圃里丶沙生植物园里,形形色色的树苗正在积蓄能量。

移民的日光温室里有种各种各样的果蔬。

郭阳又一次遇到了丁老汉。

其紧抓着郭阳的手不放,带着郭阳参观了他的温室,然后硬塞给了他几个瓜果。

「甜得很,这季节吃人参果刚好合适。」

郭阳无奈只能笑着接过,就这麽轻轻撕开表皮,露出黄澄澄的果肉,看着就很诱人。

一口咬下去,清香清甜的口感迸发在口中,水润多汁,是冬天里难得的体验。

「好吃!」郭阳比了个大拇指,「这一个棚能卖多少钱?」

「至少7500元!」丁老汉笑了又笑,「多亏了你们呢,现在我们的瓜都卖到京城等大城市去了。」

算上一季蔬菜,这个2.5亩的棚,丁老汉一年收入依然能维持在一两万元,还是很可观的。

也和其技术过硬有关,很多农户远挣不着这个数。

但随后郭阳才知道,和惠农网丶嘉禾生鲜超市也有极大的关系。

随着日光温室的发展,民勤蜜瓜的种植面积也从3.2万亩扩大到了近5万亩,年产10几万吨蜜瓜。

但价格相比去年的0.4元/斤,今年反而涨到了0.5元/斤。

第280章 从民勤到鹏城

产量大幅上涨,单价没降低,反而还上涨了0.1元/斤,一个2.5亩的棚收入就要增加上千元。

也难怪丁老汉会这麽热情。

销售畅通丶单价上涨这都离不开惠农网的助农行动。

沙海的办公室依然没变,还是那个白色的二层小楼,不同的是宽阔的院子旁开了一块菜地,地里种着一些蔬菜。

办公室里,郭阳见到了惠农网核心管理层之一的张文。

民勤蜜瓜迎来反季丰收季,惠农网也来到了这里开展品牌打造,和产销对接服务。

张文说道:「上线三个多月,藉助天禾和德农农资超市,惠农网已经覆盖了全国500多个县级行政区,涵盖超过4000种常规农产品,平台用户数量也超过了300万。」

这个数据,无疑已经是国内领先的农业b2b产业网际网路平台。

郭阳问道:「成交数据你清楚不?」

「还记得上个月的数据。」个子不高的张文沉吟了片刻,说道:

「12月线上累计撮合产销对接近100万次,达成交易14.18万笔,带动近千种农产品销售,其中包含玉米17万吨丶大蒜1000多吨丶农机设备6000馀台丶种子10馀万吨丶种苗462万株丶小麦丶面粉丶禽畜苗……」

郭阳挑了挑眉,开口道:「基本都还是集团内部的业务,早点消化完,尽快走出舒适区。」

「好的。」

背靠大树好乘凉,张文等惠农网团队都明白这个道理。

但没想到这棵树会这麽大。

货源丰富,运输一流,销售端也有着众多资源。

张文专注三农网际网路领域多年,经验丰富,但推广能如此轻松,还真是从未想过的。

郭阳又问了一些问题。

惠农网从去年10月份上线至今,开展了一系列销售活动和助农服务。

并为甘谷的辣椒,永昌胡萝卜,民勤蜜瓜,五原面粉,定西的土豆,湘省的柑橘等等农产品撮合产销两地交易。

助农方式多为代卖服务。

比如说定西有一对夫妇去年种了50亩土豆,通过惠农代卖把自家土豆销售一空,并帮助当地农户销货,一个月销售土豆500吨,交易额超百万元。

因为看好惠农代卖的合作模式,土豆卖完后,夫妻俩由种植户转为兼做农产品贸易商,继续和惠农代卖合作,收购符合需求的农产品往全国农批市场供货。

而做档口生意的农批商,也与惠农代卖达成合作,拿到优质稳定的货源。

目前,惠农代卖已覆盖到全国15个城市的一级农批市场。

除了产销两端,『农技学堂』和『看行情』两个频道也弄得有声有色。

近万条次专业回答,种养文章和视频课程也推出了几十期。

但视频都还很粗糙。

郭阳想起此前和付秋雁提过的,河西乳业微电影等视频宣传方式,和惠农网也可以结合。

便编辑了信息发过去。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