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都市传奇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353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353节(2 / 2)

郭阳和罗修继续向北前行,陆汉斌在更北边的雅布赖山系边缘的沙漠上。

那里是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中间最为重要的屏障,隶属于阿拉善和民勤,与苜禾在金塔的土地遥相呼应。

巴丹吉林沙漠的风沙试图翻越雅布赖山,向下风口的民勤逼近。

在这里,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让破解风沙难题更为艰难。

从荒山秃梁到层峦叠嶂,所有的道路都只沿其边缘绕过,断断续续的行进在群山褶皱之中。

不知过了多久,才到达了目的地,远远望去,能看到沙山上蚂蚁般细小的人影。

在堆放麦草的位置停好车时,沙山上传来呼喊。

「嘿,老板……在这儿。」

抬头看去,是陆汉斌。

郭阳同样挥了挥手,这时有几名汉子下来各自扛着一大摞麦秸秆往上爬。

见状,郭阳看了眼罗修,说道:「要不比比?」

罗修莞尔一笑,「论管理和头脑,我是比不上老板,但要比这个,老板你确定要比?」

郭阳看了看沙山上那排成长龙的人群,陆汉斌那一嗓子早就让工人们视线时刻注意着山下。

「你别让着我就行。」

郭阳背起两捆秸秆,试了试重量,还行,长期的锻炼作用还是很明显的。

等罗修准备好后。

郭阳发令,两人都迅速的爬坡上山,你追我赶,山上爆发了一阵阵的欢呼呐喊声。

不出意料的罗修赢了。

郭阳也不沮丧,而是笑看着走来的陆汉斌和张竞,以及另一名女子。

「汉斌,你得催着点蒲飞和关程,用无人机运输麦草秸秆多轻松。」

张竞讶然,「还能用无人机?」

「能。」陆汉斌说道:「我这次回酒泉见着了,能带30斤药水,就肯定能带30斤秸秆。」

「那可真是太好了,这沙山上麦草秸秆太难运输了。」另一名女子说道。

张竞介绍道:「老板,这是阿拉善的科技治沙工作者刘晓英。」

「你好。」

「久仰大名了,郭老板,现在沙海可是国内难得的大型治沙企业。」

「哈哈……还需要你们这样的专家多多支持。」

互相问了好。

郭阳也开始和一些治沙工人聊着天,有了刚才运秸秆的那一幕,不少工人对亲切了不少。

工人有阿拉善的,也有来自民勤的,在这片沙漠边缘,聚集了500多支队伍,共有5000多名工人。

按陆汉斌的计划,今年至少得完成40~50万亩草方格的铺设,并且这100万亩已经飞播了一次草种。

但有多少能出芽只能看天意。

由于沙丘陡峭,丰凯的中大型草方格沙障机都无法使用,只能以人力和小型机械为主。

所以任务还是很艰巨的。

陆汉斌说:「民勤和阿拉善去年召开了联合治沙布防的会议,我们这一块刚好能和其它标段连上。」

郭阳挑了挑眉,「那沙海还能和苜禾农牧连上吗?」

「没问题的。」

「那样最好。」

从上午到下午,中午就在沙漠里煮的面条,陆汉斌带着郭阳连着去看了几支治沙队伍。

期间还遇到了治沙志愿者马俊河和韩杰松,两人都已经辞掉了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治沙当中。

同时,马俊河也成为了惠农网的代卖员。

民勤这两年,依靠发展日光温室,布局蜜瓜丶茴香丶果蔬和苏武沙羊等产业,留住了不少人。

也为马俊河这样的回乡人才提供了用武之地。

让郭阳惊奇的是,沙海的管理人员似乎还是那些老面孔,没怎麽增加。

「主要是治沙工人有限,所以增加管理人员也没有多大的作用。」陆汉斌说道。

「不是还有梭梭林管理,肉苁蓉采摘吗?」

「也要不了那麽多人。」陆汉斌停顿了下,「沙海今年的效益应该会比较可观了。」

「哦?」

「今年有近10万亩梭梭林可以采摘肉苁蓉,即使按去年的亩产值算,今年收入上亿元是没问题的。」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