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都市传奇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392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392节(1 / 2)

(' 但出苗数量是肯定够了,稻苗也健康,产量上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从目前看,水稻直播模式是成功了的。

「封闭除草剂打了没?」

「打了,也是无人机打的。」

「你就真一点也不怕出事啊!」

「免费啊。」

「植保无人机还在试机阶段,稍不注意就是大面积减产。」

「能省钱就行。」张伟理所当然的说道:「我现在是负债累累,有一点机会都得抓住,而且和关程打了几年交道,他能拿出来试验的东西,都是有谱的。」

张伟说他负债累累,郭阳是信的,也慢慢的琢磨出了这小子的逻辑。

1000亩稻田,还有农机合作社的农机投资,这没有个一两百万的投资是拿不下来的。

种粮食本来就不赚钱,赚的是补贴,而现在补贴又不高,如果真按部就班的去育秧丶插秧,以张伟现在的经验和能力大概率是要亏的。

那还不如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博对了。

不仅省了育秧丶插秧的机器人工,还省了稻田打药的人工,无人机植保还是免费服务。

这直接省了一半的成本。

即使哪个环节出了错,稻谷减产,这小子也是赚钱的。

郭阳想明白了,「高,实在是高!这几年在东和农机没白呆。」

「没给嘉禾丢脸就行。」

花了点时间检验了翻张伟的成果,发现这小子是真的省,种子从天禾要了优惠,场地简单破旧,没有补贴的农机全是二手的。

其中还有从东和淘汰下来的猎豹拖拉机。

买农机的钱主要花在了插秧机丶收割机上,另外,这小子还要建仓储烘乾设施。

省钱是真的省,但每一分钱也都花在了刀刃上。

张伟前几年在东和农机真没白呆,善于思考,敢想敢干,迟早会出头的。

第298章 稻田,果园,苗圃

创业初期就是要善于借用各种资源,而张伟无疑做到了这点。

嘉禾成了他最大的助力。

看了一圈下来,郭阳也收获满满,尤其是无人机直播水稻技术,给了他一个惊喜。

说起来,这还是当初他给莫从伟等人提出来的一个方向。

既然能喷洒农药化肥,那为什麽不能播撒种子呢?

要知道水稻直播并不是个新鲜玩意,将水稻种子直接撒在大田里,出苗后即进入正常的田间管理。

从五六十年代开始,在我国就有不少地区在使用这一项技术。

只是产量比插秧低,还有一些品种丶草害丶倒伏等方面的问题。

尤其是品种,由于现在的商品稻种大部分都是杂交种,植株越来越高,但直播稻分蘖形成早,节位低,扎根浅,容易倒伏,这就要求植株矮壮,穗形大,符合这些条件且产量较高的品种极少。

但恰好天禾的天稻22是常规水稻,产量相对较低一些,但走的是高品质路线,植株矮状,符合这一要求。

唯一的难点在于控制草害,处理不好,播撒较稀的秧苗易被杂草包围覆盖,以后再除草将更加费时费力。

但暂时来看,张伟封闭除草这一关也做得不错。

那剩下的就全是优点了。

不用育秧,不用移栽,工作量直接减少了50%。

连撒播都不是用人工,而是用无人机,这无疑是开了水稻直播的先河。

晚上一起吃饭时,石亭村的村书记祝有兵,也就是张伟的外公,对外孙的机械化作业也高度赞扬。

除了祝有兵,还有村主任洪正礼,以及村民叶庆都连连直呼涨了见识。

祝有兵说道:「刚开始张伟说要用无人机直播水稻时,村民都在骂这败家玩意,就不该把水田承包出来,这孙子这下不得亏惨。」

「但后来看到技术人员操作无人机飞向田块,将谷种均匀的播撒在平整好的田块时,全都傻眼了。」

「无人机还可以用来播种?别说了播种了,90%以上的村民都还没有看过无人机!」

村主任洪正礼也笑道:「不到半个小时,就完成了20亩水稻的直播工作,一天就能干两三百亩,如果是插秧,那得要多久?」

「现在的科技真是太先进了,我们这儿连插秧机都还没有完全普及,好多都还是人工插秧,一个人一天能插0.5亩秧田就很不错了。」

「张伟出去这几年真没有白混,真的,这孩子算是混出来了,来,郭总,我们再走一个,感谢你这些年对我们家张伟的栽培。」

已经喝开了的祝有兵举着本地酿的粮食酒,向着郭阳说道。

「主要还是张伟争气。」郭阳也笑道,这村里人的话不能完全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