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都市传奇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418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418节(1 / 2)

(' 徐学农胸有成竹的走进边缘的玉米地找了会儿,随后挥了挥手。

众人围了上去。

只见徐学农手指轻轻掰开玉米叶片,露出黑色的斑点物质。

「这是一个新鲜玉米螟产的卵块,产卵在两天之内。」

「赤眼蜂放蜂之后,两天内出蜂找到新鲜的玉米螟卵块,把卵产到玉米螟的卵块之中,以卵治卵,进而达到生物防治效果。」

「这只是第一次放蜂,间隔五天还会放一次,连续放三次。」

「最近是玉米螟产卵高峰期,『淹没式』释放赤眼蜂,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是最好的。」

「尤其是对于取食位置隐蔽的钻蛀性害虫,赤眼蜂比喷洒农药强多了。」

「这样也能提高玉米的品质。」

有负责田间管理的技术人员说道:「这是制种田,对玉米品质的要求不高,如果是鲜食玉米就好了。」

在一旁听着的郭阳留意了下,鲜食玉米,有机会可以试一下。

徐学农也愣了愣,这块制种田本就是天禾用来支持天敌中心的。

好在严群解了围。

「少用点农药,减少对土地的污染也是一桩好事,这块地可是难得的好土。」

这块地经过苜禾1号几年的改善,肥沃程度已然超出了严群的想像。

做了几十年制种,就没见过长势这麽健壮的玉米。

如果不是乾旱埋上了一层阴霾,今年的亩产量该能达到多少?

严群又看向植保所的王主任,「王主任,这种生态防治技术可要大力推广啊!」

「技术是极好的。」王主任也如沐春风的笑了笑,问道:「不知一亩地要投入多少成本?」

郭阳等人也好奇的看向徐学农。

「成本应该是远低于化学防治的。」

徐学农沉吟了会儿,说道:「每亩放蜂一万头,每次两个放蜂器,三次就是六个。」

「如果实现了赤眼蜂规模化生产,每亩放蜂器的成本应该能控制在2.5~3元。」

王主任惊讶的问道:「能有这麽低?」

徐学农肯定的点了点头。

这下就连郭阳和严群等人也不禁讶然,用化学农药的防治成本是多少来着?

一亩至少得几十元吧!

王主任说道:「如果效果好,投入产出比高,市里肯定会带头大力推广。」

「那王主任几天后再来看看。」

「肯定要来。」王主任想了想,说道:「下次放蜂,我带上市里的记者,徐主任可得麻烦你做个采访。」

「好。」

「每亩成本真不到3元?」

「3元已经很高了,我还算上了利润,实际成本不到一半,如果不用蜂球采用蜂卡,每亩成本可能就五六毛。」

这一下就给郭阳干沉默了。

看起来老实本分的徐学农,原来也这麽心机,知道当着植保所的面,把价格说高点。

「那效果呢?」

徐学农看了眼严群,说道:「见效慢,而且很讲究放蜂条件,效果也肯定比不上化学农药。」

眼见严群有变脸的趋势,徐学农补充道:「但投入产出比很高。」

严群问道:「意思是还是会减产是吧?」

「老严,别纠结这些。」郭阳看了看车窗外炙热的阳光,说道:「今年天旱,减产是必然的了,能多提供点实验价值也是好的。」

「唉,已经快一个月没下雨了。」

徐学农说道:「后天就可以来看看投放效果,这种天气,应该是没问题的。」

又是连着两天的大太阳。

燥热的温度让基层员工叫苦连天,郭阳下了两天乡,也感觉不好受。

只要一下车,要不了十分钟,就浑身湿漉漉的了。

让人着急的是农作物旱情也逐渐严重,农田早就保不住墒了,大地一片乾燥。

农田淌水打架的事件层出不穷。

离河流远一些的地方,有的农民直接放弃了挣扎,打算听天由命,减产是不可抗的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