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健康院还在研究,最快也要年底才推出。」
高德想了想,沉吟道:「目前的研发方向是葵花籽油,去年天禾推出了一个油葵品种,不饱和脂肪酸丶维生素的含量都很高,但还没到收获季。」
「另外就是玉米油这一块,也是研发的重点。」
价格战对消费者存有足够的诱惑,对想抢占市场份额的大企业就有充分的理由。
但这终究是一把双刃剑。
在热情拥抱它的时候,也可能被背后捅上一刀。
从长远的利益来看,食用油企业必须逃离价格战的泥潭,以品牌作为竞争的法宝。
其中强势的产品和营销又是最有力的武器。
目前市面上这样的品牌并不多。
金龙鱼的膳食脂肪酸平衡调和油,鲁花的浓香花生油……其它的都很小众。
思考了下,郭阳认为目前的进度不算慢。
在粮油研发上,嘉禾的确落后了一步,但投资10亿元的营养健康研究院可以进行弥补。
除了油葵,未来还有文冠果油这一杀手鐧。
现在重要的是拿到更多的市场份额。
又和高德沟通了会儿三四线下沉市场的布局,郭阳才挂断了电话。
随后径直到食堂吃饭,又小憩了会儿,才看起了粮油行业新闻。
还真是褒贬不一。
但郭阳就喜欢看对手跳脚的样子,所以他特意找了找抨击嘉禾粮油的报导。
首先是来自南方都市报:
「昨日,继前两次大幅降价后,嘉禾粮油又启动了新一轮的降价。」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嘉禾粮油打着扩大小包装品牌油市场份额丶打击散装油的旗帜,实则是产能扩大后,急需更大的市场份额作为支撑。」
「品牌食用油的降价年年都有,但从来没有像这次这样彻底,这麽急促,这样不计代价。」
「然而,大打价格战的嘉禾粮油真能如愿以偿吗?」
「相比金龙鱼丶福临门丶鲁花等在食用油市场深耕了十几二十年的老牌企业,嘉禾粮油只是一支新军。」
「三大品牌占据了绝对的市场份额。」
「嘉禾粮油并没有自主定价的话语权,也没有主导市场的能力。」
「嘉禾粮油这是在给别人做嫁衣!」
「三大品牌是很乐意大打价格战的,一轮又一轮的价格战,只会将无数小品牌推向亏损的深渊。」
「这只会提升行业集中度,未来对食用油价格形成高度控制。」
「国内食用油市场的生态必将因此遭到破坏,最终买单的依然是农民和消费者。」
「罪魁祸首就是嘉禾。」
「行业主管部门是时候出手了。」
通篇看完,郭阳只感觉这不是在咆哮,反而充满了色厉内荏的味道。
你这是在尖叫吗?
怎麽丝毫引不起人兴趣。
郭阳又换着看了看其它的报导,或者采访。
让人意外的是,几大主流食用油品牌的说法,和南方都市报完全相悖。
鲁花的孙董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不,鲁花没想过打价格战,但它上来就要拼死拼活。」
福临门的方洪:
「现在的价格,即使是福临门的产业链,也进入了严重亏损的区间,这并不是我们所想的。」
金龙鱼:「我是想提价来着。」
华夏经营报也发表了看法:
目前粮油加工企业面临两难选择,亏损或者是丢失市场份额。
无论是怎样选择,都犹如钝刀子割肉。
相比大品牌相对温和的态度,小品牌和一些小报则对嘉禾粮油充满了攻击性。
「很遗憾,我们已经停工了,本地居民又失去了一个可靠的选择。」
「在国际粮油价格保持高位的同时,国内食用油价格却跌到了谷底,这种价格倒挂是极其不合理的。」
「大企业丶大资本就是贪婪的鬣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