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都市传奇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517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517节(1 / 2)

(' 可能是年初情况比较好,大型加工企业的进口节奏没变,那这事情就有意义了。

看了会儿情况,郭阳拨通了高德的电话,「豆粕也可以慢慢开始了。」

「是!」高德振声道。

由于年初一段时间,豆粕持续高位,畜禽终端产品价格低迷,养殖业唯有「缩水」。

所以,正值旺季的7月国内豆粕市场销量未见长进。

豆粕需求量处于偏低水平,油脂厂的处境较为被动,降价是应有之理。

而嘉禾粮油就仿佛是催化剂,吹响了国际市场行情大逆转的号角。

7月3日,全国各省市豆粕报价4700~4860元/t;

7月13,报价4600~4720元/t;10天,降幅约100元~140元/吨。

而就在次日,也即7月14日,嘉禾粮油全线报价就直降了100元/吨。

7月15日,再次下挫100元,到了4400元~4500元/t。

7月16日,再度下降100元。

行情逆转之际,油脂厂本就较为被动,而饲料厂则是「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可持币待购,从容择优选用。

什麽是优?

价格和品质自然是优。

在豆粕高位的时间里,饲料厂和畜牧业多方寻求替代,其一是鱼粉,其二是苜禾的高蛋白草粉。

选择嘉禾是很好做的一个决定。

嘉禾的油脂厂甚至对外打出了口号,在同一地区,就没有能比我低的豆粕。

各大商超里的食用油降价促销也一波接着一波。

嘉禾粮油的众人仿佛回到了曾经加工一吨国产大豆亏损900元的日子。

只是心态完全不一样了。

上一次是被动挨打,看别人吃肉;

这一次是主动挨打,还拉着别人一起,甚至别人始终会比嘉禾亏得更多一些。

而对于第一次经历这种亏损的厂商,仿佛就像是在被钝刀子割肉。

到7月16日时,记者走访发现,每天压榨量在几百吨左右的小型油厂基本全停产了。

不过小油厂比较灵活,上年赚了钱,停2~3年不做也行,关门等环境好了再做。

而大油厂为了保持市场份额,必须持续生产。

粤省丶鲁省陆续有加工厂在媒体上哭诉,每加工一吨大豆,亏损额达到了400多元。

嘉禾粮油厂的人看到后又愣了愣,我们好像亏得没这麽多。

不过,植之元技术总监左青的发言,又让人感觉到了难缠。

「今年的这轮大豆油脂行情会将整个产业清洗得特别乾净,无论是农民,贸易商,还是油厂,亏损都将无一幸免。」

「在年底或者明年,会有更多的油厂以及进口大豆的贸易商倒下,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集团化经营愈趋明显。」

和植之元一样,嘉吉丶邦吉丶路易达孚控制的油厂面对困境也显得很有信心。

路安和孟若飞看到这儿,心中一凝,但很快又相视一笑。

经历了每加工一吨亏损900元甚至更多的滋味后,再来看这些,只能说来日方长。

第347章 usda,不想打价格战的老美

7月16日。

港岛,蓝星投资,交易室。

当国内豆粕价格最低被打到了4300元/吨时,郭阳丶杨成丶高德,以及五个操盘手反而都在紧盯着原油和粮食期货盘面。

从7月11日原油价格达到最高点后,这些天一直在回落。

目前停留在135美元/桶,意味着此前嘉禾买入的空单已经盈利。

杨成胸有成足的分析道:「老美经济忧虑加重,市场预期需求下滑,石油供应紧张局势缓和,投机基金出逃导致油价冲高后大幅开始回落。」

「大豆和豆粕期货下跌趋势也已经形成。」

「老板,国际行情彻底反转了,是时候再次加仓了。」

郭阳目光来回在原油和谷物的盘面上来回切换,思索了一会儿,随即点了头。

杨成随即对操盘手下达了指令。

「原油丶大豆丶玉米丶小麦丶豆粕,都按既定的方案建立空头头寸。」

建仓策略是提前就商定好了,这次操盘同样是持久战。

所以建仓上并不急促,就一点一点的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