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试哪一款就试一款。」郭阳指了指展览台,一副不差钱的模样,引来不明所以的群众围观。
也为海鸥吸引来了更多的人气,不知道是在看表,还是在看人。
在女销售的带领下和郭阳的一声声附和下,林可青试了一款又一款,除了名贵手表,她还特意试了一两千元价位的表。
引得女销售脸色都变了一瞬。
郭阳也一边欣赏,一边眼神时刻注意着场中,但却一直没有看到葛文耀的身影。
直到临近11点时,才看到葛文耀出现在了鹏城依波表的展览台。
但他旁边有一人,却让郭阳紧了一紧。
这段时间活跃在财经媒体上的主角之一,平安信托直接投资部总经理陈刚。
也是这次平安收购家化的操盘者。
确认自己没看错,郭阳又放松了下来,思考着对策,这麽直接过去打招呼有点掉份。
不打照面,这次不是白来了?
「怎麽了?阳哥?」林可青的声音拉回了郭阳的思绪。
看了看林可青手腕上的海鸥,又看了看葛文耀身旁的其他人,其中一个应该是海鸥的总经理王德明。
郭阳有了主意,这次不为了别的,就为了再压平安一头。
你来的只是一个部门老总,而他亲自来了,不仅来了,还证明了自己对海鸥产品的真心……
郭阳微微向林可青点了点头,随后又轻轻敲了敲玻璃柜,看向已有些疲倦的女销售。
「海鸥最贵的是哪款表?」
「当然是海鸥双陀飞轮!」女销售精神一震,说道:「这种工艺即使在瑞士也不多见!」
「最贵的多少钱?」
「48万元。」女销售期待的看着他。
「太便宜了。」郭阳有点不耐烦,远处陈刚的笑容就仿佛是在打他的脸。
「有没有百万元以上的海鸥!」
「这…这……」女销售有点急了,语无伦次一会儿后才说道,「海鸥计划明年初推出的有一款符合标准。
这款手表集陀飞轮丶万年历丶三问报时技术三合一,一共有435个零件,制造工艺非常复杂……」
「接受预订吧?」
女销售咽了咽口水,身子止不住要战栗的点了点头,但还是不忘提醒,「定价168万元。」
郭阳摆了摆手,「去找你们老总来签合同。」
女销售再三确认是真的要下单后,才脚步飞快的向展厅外走去。
看了看女销售去的方向,郭阳笑了,随即不动声色的转过身,和林可青佯装议论各种手表。
第390章 摆平安一道;回校
王德明的经历和葛文耀类似,也是在企业巨亏之下,临危受命接手的海鸥手表公司。
80年代末,电子手表崛起,海鸥等国内外钟表企业都转型生产电子表,市场迅速饱和。
亚洲金融危机是压垮骆驼的那根最后的稻草。
那时候岛国企业开始向国外疯狂倾销电子表。
刚接手海鸥的王德明真正领教了什麽叫「生产的越多,赔的就越多。」
海鸥表厂惨不忍睹:全厂没钱买煤取暖,职工工资发不出,拖欠员工医疗费。
所有人都认为海鸥厂没希望了。
但在那之后,王德明通过招标盘活了海鸥最后一块土地,转型研发生产机械表。
另外,强迫员工入股丶股权转让等一系列的措施,让海鸥厂在10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华丽转身。
然而,海鸥的产品结构中,有30%左右的中端产品。
而能与瑞士对抗的部分,即价值在三万元以上的高端表,仅仅占不到1%:每年几千只。
至于30万元以上的手表,目前一共不到90只。
所以,当王德明听到下面人汇报有人要预订海鸥明年的限量款时,神情里满是掩饰不住的震惊。
「知道对方是谁吗?」
「没认出来。」女销售摇了摇头,说道:「是一对年轻男女,在海鸥展台快呆了一上午。」
「噢?」
这时,葛文耀走了过来,「出什麽事了,王总?」
王德明说道:「有人想预订那款陀飞轮丶万年历丶三问报时三合一的那款表。」
「好事啊!」葛文耀说道:「哪位富豪这麽有眼光,走,这我得一起去认识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