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向,明天要录视频,你这个创业导师该上线了。」
「录就录嘛,也没什麽大不了的,准备好的几个项目我都记熟了。」
郭阳听到对面传来的声音,问道:「又在网上下象棋呢?」
「对头。」向天上说:「现在是休息时间。」
郭阳挑了挑眉,「你这是真要养老了,前段时间不还说要振兴凉山农业吗?」
向天山说:「振兴不了,也救不了,现在只能收起自己的同情心,专业克制好好做事。」
「怎麽了,这可不像你?」在郭阳的印象里,老向一向心志坚定。
隐约听到一声『将军!』后,向天山才叹一口气。
「乡里有一户人家,年龄30+的夫妻带着一对孩子,男主人贩毒吸毒丢了一条腿,女主人带着孩子种田,家里什麽都没有。
去年我就带着人指导女主人种土豆,产量不错,今年初又支持了她一批种薯。
前几天再去看,本以为能丰收,结果这一家已经空了。」
向天山沉默了一下,「这一家都是hiv携带者,年初支持的种薯也被男主人拿去卖了……」
不用再细说,郭阳也知道了事情走向,这一家空了,可能就是真的没人了。
「那你可得小心点,别按耐不住出去拈花惹草。」
「没其他事我挂了。」
「别,开玩笑呢。」郭阳说道:「有没有想过再出来,专职做五亩换大奔。」
向天山说:「在凉山一样可以啊,不就拍拍视频吗?」
「有那麽简单就好了。」郭阳说道:「优质的推荐项目总会推完的,五亩换大奔不止要推荐,也要参与其中,全国各地的项目都要去跑一跑。
国内的人文和地理条件,就注定了规模农业的局限性,而精品农业才是大多数农人的出路。
卷不过成本,就去卷品质。
想一想,用自己的馀生,走遍国内所有的农业产区,寻找每一个好的项目,寻访每一颗匠人心,用专业的眼光,包容的心态,为世人描绘一个花果飘香的清新世界。
这也是五亩换大奔的意义所在。」
向天山:「又在画饼。」
「我画的每一个饼都实现了。」郭阳说道:「你不愿意,我就去找别人,明天的视频也乾脆别拍了。」
向天山:「我没说不愿意啊!」
郭阳说:「那就是同意了,别磨蹭,现在好多农人都嗷嗷待哺呢,没时间留给你伤春悲秋。」
「行吧。」向天山同意了下来,不过想到几个推荐项目,又问道:「大蒜和生姜真要推荐吗?」
想了想,郭阳说道:「谨慎推吧。」
从整体上看,金融危机下的农业生产资料依然呈上涨趋势。
猪肉丶牛肉丶鸡蛋丶叶菜等食品都是总体看涨的,种养殖端也也可能获益。
而从还没遏制住的甲流来看,市场上对大蒜等小宗农产品的炒作还在持续。
且不止是大蒜,其它的生姜丶绿豆丶辣椒等都存在炒作的功能,但这是预判不了的。
也并不符合五亩换大奔的定位。
所以只能试试。
郭阳说道:「五亩换大奔的主要精力还是要集中在果树上,这也是精品农业的主要方向。」
也是他最有把握的领域。
仔细权衡了一段时间后,郭阳最终还是在第一期就推出大部份品种,后面再来细分跟踪。
因为按照正常逻辑,敢于去尝试新品种的人不会多,前期不会形成一窝蜂的局势。
后期火了,想控制也控制不住。
…
第二天,视频小组的人找到了向天山,领头的是一个戴着鸭舌帽的男子,名叫袁华,另外还有一人叫陈凌。
袁华一看到向天山的形象,就明白老板为什麽执意要让他来当农创导师了。
年龄符合,形象符合,别人一看就会相信这是一个有丰富经验的农业人。
反而如果是老板亲自来,可能会不太让人信服。
袁文笑道:「向老师好,我叫袁华。」
「你们好。」
向天山也客客气气的打了招呼,问道:「这视频要怎麽录制,就这麽直接说吗?」
袁华笑道:「不,这样直接说太干了,其实在总部的屋顶农场上录第一期可能更合适,但没关系,我们已经航拍了一段,配上了这个节目的介绍。」
「哦。」
向天山问:「那现在是怎麽个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