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长,好。」
「老板,好。」
「老板,回来了。」
连续外出几个月时间,郭阳也感觉办公室有些变化,仿佛随着季节更替一样,用作装饰的绿植也在跟着变。
就连他的办公桌上,也被放上了几穗粗大的玉米。
郭阳坐在舒服的老板椅上,拿起这两穗玉米盘了起来,得到消息跟着进来的祁子文就看到了这一幕。
「老板,这玉米棒子盘起来手感怎麽样?」
「有些过于粗大了。」郭阳笑道:「一只手抓不住,不太好盘了。」
「这是今年的天玉8号,是从静宁送过来的,一两个月前老板在那边问了几个天禾的技术员。」
「是有这麽回事,天玉8号的表现不错。」郭阳点了点头,想着秋收,又问道:「今年的棉花怎麽样?」
「收购价不错,由于去年有一段的低谷期,今年棉花的种植面积减少比较多,但单产提上来了,供应只是稍紧。
棉价从开秤以来就比去年高,棉农欢欣鼓舞,棉企以及下游的棉纺企业也勉强能接受。」
郭阳讶然,「价格多少?」
「现在皮棉平均价格是16500元/吨,但也有棉花质量提升的因素在里面。」
去年嘉禾在cf903和路易达孚丶伊卡姆丶永安期货的交锋仿佛还历历在目。
最低时,棉花期价甚至被压制到了11000。
几家空头被逼斩仓后,期价也稳定在14000~15000之间。
如今,又上到了16500元/吨,但这种价格变化应该是良性的。
「可惜,去年路易达孚那60万吨棉花,如果全部实物交割,储藏到现在利润也不少。」
……
今年疆省棉甫一亮相,身价就比往年金贵许多,并且稳步走高。
如此一来,棉农笑了,辛苦了一年,能有个好收成;
棉企仓库也已见底,在积极收购;
纺企稍显谨慎,经济开始复苏,但成本价却一点点逼近销售价……
五亩换大奔栏目组结束了在桂省的旅程后,又马不停蹄的赶到了疆省库尔勒。
盛开的棉花犹如白雪连成一片。
向天山一行在天禾农技经理廖光义的带领下,来到了一处棉田。
「这户棉农叫陈思望,和天禾从2006年就开始合作,一开始种天棉20亩产也就刚400kg,比普通农户强,但和其他大户相比,就差了不少。」
向天山看着棉田,「现在感觉他这棉田很好啊!」
「陈思望这三年进步很明显。」廖光义说:「去年劝说后,这片棉田轮作了一年大豆和苜蓿,今年再种棉花,收成自然好。」
「他有多少亩地?」
「三百亩,今年全种的棉花。」
「那他要请你吃饭啊!」
廖光义笑了笑,开口道:「晚上我让他杀头羊,一起小酌两杯。」
「哈哈哈…」向天山笑道:「疆省的羊我吃过不少,但确实还没吃过库尔勒的。」
「口感也很不错的。」
两人都不觉得吃陈思望一头羊有什麽不好的,去年和今年的棉价差距太大了。
去年有些因要还贷款影响而提前卖棉的棉农,大部分都没赚钱,甚至亏了不少。
而选择了轮作的陈思望,在播了种之后除了几次上水外,就没怎麽管理,靠天吃饭,反而收回了投入。
但今年这一季,则是有望大赚特赚。
在棉田边等了一会儿,陈思望夫妇就开着皮开车来了。
「来,各位老师抽菸。」
廖光义熟稔的接过,向天山丶袁华丶陈凌三人则一致摆了摆手,不抽。
「陈总,你预估的每亩能收多少斤棉花?」
陈思望把火给廖光义点上,自己也抽了一根,眯了眯双眼,伸出了一整个手掌。
「五百公斤打底,但六百公斤又有点悬乎。」
「大丰收啊!」陈凌已经在拍摄记录,而向天山则当面算起了帐,「取个平均值,一亩的产值也上4000元了,300亩就是120万。」
这帐一算,陈思望笑容更甚了。
「这也多亏了廖工的指导,这三年多时间,从种子到种植技术,都是按廖工说的在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