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都市传奇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656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656节(2 / 2)

「他和严群刚去玉米种子加工车间了,你先打个电话问问。」

打发了冯月宁,郭阳脑海里还在想着叶活动,让他低调点,结果这厮突然搞这一出。

不过他又是怎麽和方晓章搭上关系的?

还真是江湖草莽,见洞就钻,不过在『九百元行动』的合作中,双方挺有默契,也达成了目的。

就在前不久,有关部门就正式下达了有关免徵生物柴油消费税的意见。

可能也正是这份意见的出台,让参与了此次行动的叶活动不遗馀力。

冯月宁这次找对了人。

回过神来,郭阳继续往前走,这是嘉禾粮油所在的楼层,同一层的还有嘉禾国际,两间公司刚好在电梯间的一左一右。

没一会儿,郭阳就敲响了陈燕秋办公室的门。

「进。」

郭阳推门而入,俊朗丰益的陈燕秋恰好抬起了头。

「老板,刚才想着来找你汇报工作呢!」

「听说你回来了,我也是呆不住,这不,立马就过来看看。」郭阳笑道,一屁股坐在了松软的沙发上,「今年海外的销售情况怎麽样?」

陈燕秋作势要起身泡茶,郭阳挥了挥手,「不用,我自己来,你看你,回来连杯茶都没人给你泡。」

「人都派出去了。」

陈燕秋没在这种事上过多纠结,说起了工作,「金融危机影响还是很大,欧美日韩各国的消费都不景气。

好在老美这两年谷物丶棉花丶牧草生产出了大篓子,国内的玉米和牧草在日韩市场上的话语权越来越大,

岛国的伊藤忠丶丸红丶三井物产,南韩的希杰再次加大了在国内的玉米和牧草采购,

今年日韩在玉米和牧草上给嘉禾一共贡献了接近三百亿的营收!」

这几乎占了集团去年营业收入的五分之一,嘉禾今年的增长虽然很快,但这也不是一个小数字。

郭阳沉吟道:「难怪近期岛国的粮商在国内动作频频,接连发起了参股丶收购丶兼并。」

陈燕秋也很警惕,「这是岛国政府支持的,毕竟涉及到粮食安全,所以丸红丶伊藤忠等岛国粮商发展速度很快,丸红的大豆和谷物营销量超过了4000万吨。」

郭阳心算了下,「比嘉禾还高?」

「是的,这还是在嘉禾分散了对岛国企业出售玉米的情况下的数据,主要是丸红与巴西一家本土企业成立合资公司后,其贸易量就大涨。」陈燕秋说道。

「其它市场呢?」

「靠着价格优势,我们拿下了墨西哥和埃及最大的玉米市场份额。」

「国内玉米有成本优势了?」郭阳瞪大了眼,这是什麽虎狼之词,一直以来,国内的谷物生产成本都是要高于南北美洲的。

陈燕秋笑了笑,「也是托了老美的福。」

第409章 初步成型的国际粮食贸易框架

「杂草和赤红火蚁对老美农业生产的影响比想像中久远,大部分农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都因此上升,而国内随着单产提高,成本有下降趋势。」

这一年来,接任嘉禾国际总裁的陈燕秋一直在全世界各地出差。

主要做三件事。

一是筹建海外粮食供应链系统,在东道国合作建设粮食港口枢纽,打通「粮食收购站—港口中转库—港口终端库—装载运输」链条。

二是统筹布局国内外粮食通道。这项工作他从加入嘉禾之后就在做,由于抓住了国内粮食从进口转向自给和出口的契机,嘉禾在这方面是要领先其它大粮商的,所以他这一年的工作主要在海外。

三是建立海外粮食物流信息化平台,及时掌握国际粮食产品交易和物流情况。

这三项工作没一样是容易的。

所幸华夏的玉米大规模出口给嘉禾带来了全新的机遇。

这是一片处女地,所有的国际大粮商包括国粮,都只是把华夏当做一个粮食进口国。

陡然的玉米出口,让所有人应之不及,只有嘉禾和国储粮在国内主产区有相对完善的收购仓储和物流体系。

而国储粮更多是承担调节任务,所以这两年嘉禾在全球玉米和小麦贸易上异军突起。

一月份,他去了东南亚。

在菲律宾马尼拉的市场上,即使有钱也难以买到大米,妇女儿童只能去垃圾堆里找食。

在印尼,粮食同样极度紧缺,人们纷纷走上街头抗议,各种骚乱不断。

菲律宾的玉米缺口也达到历史新高的180万吨,小麦缺口410万吨,大米缺口230万吨。

印尼也不遑多让。

这一时期,各主要产粮国都限制了粮食出口,想进口粮食都不好买。

菲律宾有侨汇,又与西方国家关系好,但缺口大,加之老美玉米减产,运输距离还远,相比之下,嘉禾手中的粮食性价比就相当高。

印尼更没得选,在关键时刻能买到粮食就是维护国内的统计。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