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都市传奇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659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659节(2 / 2)

今年再进行收储,也能装下,但一直这麽存着,也不是办法,只能加大对外出口。

但出口又谈何容易。

铁路运输严重不足,汽车运输工具不足,接发装卸设施严重不足。

聂局带队去东北进行了考察,大部分粮仓和中转仓都是散粮存储,但运输时又变成了包粮,而出口又通常是散货船运输。

这一来一回,得凭空损失多少运力?

尤其是对比了嘉禾借鉴国际大粮商搞的粮食供应链物流通道后,这种差距就更刺眼了。

别人的中转仓小丶设施落后,装卸一车的时间够嘉禾完成两三车了。

码头也是同样的情况,一船散货,嘉禾可能只需要三天的时间就能装满,其它企业需要一星期甚至更久,还经常发生港口压船丶粮食压车等现象……

散储丶散装丶散运丶散卸,这是粮食物流最关键的几个环节。

聂局记得嘉禾粮油在进行四散化改革时就投资了60亿元,加上前后的投资,总的数据可能上百亿了。

但如今来看,这个投资是极其有价值的。

运粮车直接进田间收粮,散粮运输储存在中转仓,通过铁路和公路运输到港口仓库或者直接上船,甚至运输散粮的铁皮车都是定制的丶码头的装卸设备是进口的,各种配套设施也是为四散化运输而服务。

这让在整个铁路运力都还紧张的情况下,嘉禾的粮食流通环节依然能保持井然有序,效率明显高出一大截。

聂局认为嘉禾确实是能者。

「聂局,嘉禾确实尽力了。」郭阳沉吟了下,道:「嘉禾有一个粮食信息化平台,目前显示各环节都在满负荷运转,再多会乱套。」

「你还有没有其它建议?」聂局也不能强求,来电询问也是因为看到了嘉禾的粮食物流体系有感而发。

「交给时间来消化。」郭阳说道:「这是短期最好的方法。」

「长期呢?」

「有两条路可以同时走,一是大规模休耕,二是加大燃料乙醇的推广。」

「嗯。」聂局又恢复了淡淡的语气,这两条路也是欧美探索出的做法。

郭阳试探道:「休耕应该有定论了吧!」

聂局再次嗯了一声,在足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情况下,轮作休耕,让土地休养生息,符合科学发展观。

燃料乙醇也可以推广,但他猜测这小子此时提,多半是想让国家放开玉米加工燃料乙醇的限制。

对于用粮食加工生物燃油,这是个争议很大的话题,尤其是对粮食格外看重的国内。

虽然主粮实现了自足,但大豆丶棉花都还有部分缺口需要依赖进口。

在这个话题,聂局不想深入去聊,而是问起了四散化运输的建设心得。

郭阳也只能搜肠刮肚般的说了一番自己的见解,好在最近才和陈燕秋丶鲍春来聊了不少,还是说出了不少乾货。

聂局也很满意,结合嘉禾的一些经验,也能针对改善一下粮食物流。

接下来几天,各地针对卖粮难都出了不少应对措施,等热度散去后,最终还是由农民承受了这一切。

郭阳也再度来到了桂省,与马彪丶郭声等自治区高层丶北部湾三个港口的负责人进行了商谈。

桂省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这时候已经成立,除了三大港口,还包含了桂省沿海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资产重组已经完成,但三大港口依然保持原名,未统一称呼。

一开始,郭阳想受让一部分北部湾港务集团的股权,不过这被直接拒绝了,即使嘉禾出资平陆运河的修建,也没得谈。

但桂省却很欢迎嘉禾在港口进行投资。

会议上,羊城盐田港和和记港口的合作也屡次被提及,1992年,有位老人在南方画了个圈,第二年,盐田港与和记港口就成立了合资公司,共同建设2个3.5万吨级和3个5万吨级货柜泊位。

此后,又陆续达成了几次合作。

盐田港也逐步发展壮大。

不过由于限制放开,又不能受让北部湾港务集团的股权,嘉禾这次选择了成立独资公司,将在北部湾开发建设经营10个万吨级以上的泊位及其配套设施。

同时也规划在防城港临港工业园区内建设100万吨级别的生物柴油炼油厂,但这是郭阳的口头协议。

至于平陆运河的出资,双方到最后都默契的没有再提。

郭阳推测,等真的筹建公司时,桂省肯定还会找上门。

等谈判结束后,郭阳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通报给了相关团队。

北部湾能不能成为嘉禾港口部门的母港还难说,但就当下而言,还是值得庆贺的。

比如说西北的苜蓿丶土豆丶粮食等农产品,以后出口到东南亚乃至中东,都可以从北部湾出海,而不用走陇海线绕一个大圈子。

郭阳还特意去北部湾三个港口进行了考察,在地理位置上,这里称得上得天独厚。

据估测,北部湾沿线至少可以开发出两百个以上的泊位,目前只有42个建好投入了使用,发展潜力还很大。

元旦前一周,郭阳再次回到了酒泉。

这一天难得飘起了雪,只是雪不大,郭阳站在窗边上,看到的不是北国风光,而是巍巍祁连。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