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强正要上车,远处传来喊声,向天山丶袁华丶陈凌走了过来。
「向总,这麽巧,五亩换大奔也来拍甘蔗田?」
向天山指了指半山坡,「不是这里,我们还要往前面一点,去拍沃柑,一位德农前职工姜毅在这里整了个园子。」
毕强问道:「效益好吗?」
向天山说:「去年产果少,但价格好,市场反馈也不错,今年产量要上来了,就提前过来录一点资料。」
「厉害,向总还真是敬业,这都要亲自来跑一趟。」
「哈哈,刚好在附近拍其它的,顺便跑一趟。」向天山笑道。
其实他对姜毅的沃柑园寄予了厚望,五亩换大奔很久没出重量级的节目了。
沃柑可是五亩换大奔第一批推荐的水果品种之一。
再者,姜毅的果园管理水平也很好。
毕强没有跟着去看,在南方甘蔗产区的任务完成后,他又去了北方甜菜产区。
由于和国粮屯河丶冠农股份丶亚盛农垦等企业早就有合作,所以甜菜新品种的推广相对更简单。
和高层通过气,再现场实际看一下,事情就定下了。
忙完这一切后,毕强和邹坤一起回了酒泉,在办公室等到了郭阳。
「品种很优秀,搭配上科学的种植模式,甘蔗和甜菜产量都能轻松翻倍,乃至更高。」
一路回来,邹坤有许多的遗憾,大部分制糖厂都陷入了深度亏损,是并购的好时机。
不过,最大的几家糖企虽然也在亏损,但在有天禾新品种的预期后,同样发起了并购。
国粮屯河丶南宁糖业丶华资实业丶南华糖业丶光明食品集团……
嘉禾糖业面临着许多竞争。
如果新品种再憋一憋,等这些大糖企也撑不住,嘉禾糖业可能就一举壮大了。
「不要太贪,种子上的利润够多了,而且,两三年时间糖业公司能进入正轨,已堪称神速!」
第490章 亩产值7万元的沃柑
国内外糖价巨大的价差,对制糖企业是灾难,嘉禾却藉此机会完成了糖业的进场。
如果是以往,郭阳不介意下面人贪一点,直接成为华夏糖王也未尝不可。
不过现在不宜太过高调,除了嘉禾已经是巨无霸企业之外,也和最高层知道他的特殊性有关。
可以赚钱,但不能太过。
尤其是制糖厂还涉及到广大的蔗农,一吨白糖的销售收入里面,有60%~70%是给蔗农的收购款,还有8%的税款。对三农,对地方财政,都太过重要。
糖业的布局其实只是郭阳顺手而为,赚点钱而已,最大的看点还是针对阿三。
郭阳和邹坤简单的聊了一会儿,就让其先行离开,然后才看向毕强,「你觉得邹坤怎麽样?」
毕强坐在沙发上,说:「挺懂行的,但要说多专业,现在看不出来,而且国内糖业何时走出低谷还不好说。」
郭阳轻笑道:「对新品种没信心?」
毕强面色凝重,「实在是阿三的产量太吓人了,拜访了桂省几个院所,都有引进阿三甘蔗品种的想法,不过上级不批,对天禾卖蔗种是好事,对制糖厂就不一定了。」
郭阳将一杯茶水放到了毕强身前,「说不准哪天它就自己崩了。」
「哪有那麽好的事……」毕强接过茶水,话说到一半停了下来,直愣愣的看着郭阳,「阿三的甘蔗品种出现得有点突兀了。」
郭阳笑了笑,「怎麽出现的不知道,但目前得知的消息是后遗症挺严重的。」
他知道毕强可能察觉了什麽,但应该猜不到是天禾乾的,问题不大。
相比给阿三的品种,留在国内的甘蔗和甜菜新品种产量上要稍微差一点点。
程迪带着天禾的投资再度回到了马邦,大约300万元的资金,对研究中心算是一笔不小的款项。
原本这笔钱要故意被合作中心贪掉,程迪还有些心疼。
但这会儿却好多了。
他正在克里希纳河河岸的一座小城上,这是马邦和卡邦的母亲河,流域内是阿三主要的甘蔗种植区。
卡邦在上游,马邦在下游,两邦之间关于水源的争端由来已久。
去年,马邦甘蔗大丰收。
今年,新品种就已扩散到了数个甘蔗种植邦,卡邦也是其一。
最近正值甘蔗需水高峰期,也是甘蔗生长关键期。
然而,上游卡邦用水量出现了暴涨,下游马邦则出现了用水短缺。
不过没人把原因怪罪到甘蔗种植上,反而聚焦于河流水权的争夺。
上游计划新建水坝,下游蔗农忙着打井取水灌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