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开国皇后升职记 > 开国皇后升职记 第132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开国皇后升职记 第132节(1 / 2)

如今也算是初见成效,在土地价格降下来后,以前只能对那昂贵的田地望而兴叹的百姓,大半都能有机会买上块儿田地,只是面积大小不一。

翻看宫中产业最新送入宫中的账薄时,皇上才发现,原来宫中产业也过去一年多的时间时,顺势收购了不少田地,皇上对此有些不解。

“咱们已经有不少田庄了,你又让人买上这么多的田地做什么?”

连在此前最不赚钱的工坊,现在都开始赚大钱了,与此相较而言,宫中产业中的那些田庄虽然盈利稳定,但是盈利额最低。

柳明月随口回道,“稳定地价!”

说完,见皇上一脸的疑问,柳明月只好给解释道。

“地价最好能保持在底层百姓经过努力,就能有机会买得到的水平,太过低,又会演变成新一轮的土地兼并,被大量聚集到那些富裕人家手中,实在没钱的百姓依旧买不起。”

不管是那些掌握着大量土地的家族势力,想要出售土地,回拢资金,往造船出海,或是各种作坊上投钱。

还是受朝廷获得从海外带回的两种高产粮种的消息影响,察觉到因亩产多达十石以上的高产粮种的出现,势必会导到土地大降价,才提前往外出售土地。

反正在最近这一年的时间内,大安各地都出现了卖地成风的现象。

所以柳明月早就有让各地的宫中产业的管事们,都要时常关注当地的土地买卖行情,一旦出现同期抛售出来的太多,价格一降再降,依旧供大于求的现象时,就会找准时机出手,将地价往回拉一拉,不给那些想要抄底的人留机会。

皇上忍不住扶额道,“原来这地价能保持在现在的水平,乃是皇后从中干预的结果,就是这么一来,聚集到我们手中的土地,也实在太多了吧。”

去岁查抄那些人家,没收了上万顷的土地,至今还有近半没卖出去,这么下去,不都得砸手里?

柳明月对此也觉无奈,这么多的土地,肯定不能任其荒废,如何管理和种植,都是问题。

而他们要对大安的方方面面都负责,不可能去当大安最大的农场主,连相关司衙的官吏,在没有接到具体的任命前,都没这个时间与精力专门去干这些事。

“陛下倒也不用发愁,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换个思路想想,这么一大批土地,也是一大笔财富,拥有这么一笔财富,总比欠人这么一大笔账*,肯定要好吧?”

皇上不得不承认,柳明月的确很会安慰人,她的这个说法确实有安慰到他,毕竟他是位深切感受去负债累累的滋味的人。

“这倒也是,可是这些地到了咱们手中,不种荒着可惜,种的话,想要招这么多的佃户,都是个大难题吧?”

现在地价低,但凡有些能力的人,都会想方设法的趁机购买属于自己的土地,不会愿意给人家当佃户,有些佃户则是有主的。

“在此之前,臣妾是想着要设法将地价给拉下来,只是臣妾也没料到,建船队、开作坊赚钱,与高产粮种的出现,两下相结合,竟然会引起如此激烈的反应。”

这是柳明月的真心话,她叹了口气接着道。

“臣妾也一直在考虑这些土地的处置方式,目前也有了个不成熟的初步想法……”

听完柳明月的介绍,皇上忍不住站起身,在屋里来回走了两圈,才回道。

“朕觉得你说得这个法子不错,若能顺利实施,不仅能让各地驻军多个增加收入的渠道,将士们肯定也会很高兴,比你在之前说得的那个发月俸的方式,更便于实现。”

说起那个目前只在极少数的一部分退休官员身上,当做‘皇恩浩荡的赏赐’来实施的退休计划,柳明月的心情就有些复杂,但也无可奈何,因为当下只有这么个条件。

“能否实施,具体该如何实施,还是要召来诸位大人一起商量,臣妾的这个想法,还是太粗略糙了一些,而且这里面可能还会牵涉到文官们的想法问题。”

不管是她,还是皇上,真没想着要重哪个偏哪个,也没想着要用制造文武对立冲突的方式,巩固宫中在朝中的主导权,只是外面一直流传着宫中重武轻文的说法。

若是这个用来解决土地大量积压,以及退役将士安置问题的方法传出,只会更加坐实相关说法。

【作者有话说】

176

第176章

厉害

收到船队将要回归大安的消息,满怀期待的李尚书还没高兴几天,就接到宫中的召见。

向传达口谕的内侍一打听,知道都有哪些人接到召见,发现都是些在朝堂上掌握着话语权的,其中还包括工部与兵部的人后,他的心瞬间提了起来。

因为这个阵势太大,尤其是一同被召见的还有最耗钱的工部和兵部,让李尚书近乎本能的感到情况不妙,完全是户部又要大出血的兆头。

不仅李尚书能想得到这点,同样接到召见的两位侍郎,也有意识到情况不妙。

“大人,是不是宫中又要修筑什么工事了?而且还是与兵部有关的?总不能这船队的收入还靠岸,宫中就已经开始盘算着,要怎么给花出去吧?”

说起这个,在场众官员都满脸的苦涩,他们户部这几年的账面,看上去很好看,可是架不住宫中三天两头的一个花钱法子。

使得本该富得流油的户部,始终处于左手进一笔,右手花一笔,这边刚还上银庄的借款,可能转头又重新接上一大笔,始终处于缺钱状态。

也就是说,户部现在处于进账越多,花出去的总会更多的状态,让这群受他们顶头上司的作风影响,多少都有点守财奴性质的户部官员们,都感到十分痛心。

李尚书深吸一口气后,既为安抚手下,同时也为安抚自己道。

“应该不至于,这都到秋季了,若是兵部有什么大型工事,不会拖到现在才突然开始打主意,我们先宫中,到时再见机行事。”

等到户部的官员到时,兵部与工部的人员都已到齐,很显然,户部能想到,他们也有想到,一个个都很高兴。

等到众人都被召进去,见过礼后,皇上直接开门见山的问道。

“李卿家,户部没卖出去的那些地,今岁的收成如何?”

听到皇上问起去岁抄家入库的那些地,李尚书略一思忖,就记起了与之相关的信息。

这也是他的一桩心病,他在户部干了近一辈子,万万没有想到,曾经最不愁卖,没点关系和硬靠,根本抢不到手的土地,竟然也有会砸在手中卖不出去的时候,哪怕户部给出的价格并不高。

“请陛下恕罪,那些地虽由当地官府负责,继续租给之前的佃户种植,但因缺乏管理,那些田庄的收成都大不如前,有些甚至还出现荒废现象,今秋的这个收成,怕是十分不理想,还请陛下责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