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这是古代版的房车吧!
温苒苒都不敢想象坐着这马车出门郊游踏青会有多舒坦!
程老板给三人倒了茶,乐呵呵地道:“昨日人多,不好细说。这阵子我看了几个店面,觉着适合你的共有三个。”
“先说第一家,位于咱们市上中前段,客流稳定,凡是来市上逛的定会经过此处,价钱也不错,差不多六百两就能盘下来。我替你们看过了,哪哪都好,只是店面不大,按照你们这个红火程度上来看,少不得要在街边摆上些桌椅。”
“第二家店面在市尾,与之相邻的都是些平头百姓人家,过日子只图个温饱,也不怎么去吃铺子。街上的闲散贵客们也不常往那去,寻常客人更是嫌远。不过位置虽然差了些,但价钱也是最实惠的,仅需四百两。而且这家店面的地积是三家里头最大的,能摆十来张桌椅板凳,宽敞着呢!后头还有个小院儿,院里种了树,还有块不小的菜地,牲口棚子也是现成的。”
“第三家是我最满意的,比第一家宽敞、位置比第二家好,就在最热闹、最有人气儿的街市中段,离你家摊子也不远。原先是家酒行,生意也是不错的,若不是要扩张其它店面周转不开,也不会忍痛卖了。”
温苒苒听得眼睛都是亮晶晶的,心中开始盘算起来。
这三家各有各的好,即使有短处,也能有长处补齐。若要说只选其一,那定是第三家最好,集前两家所有长处于一身,程老板这在生意场多年的人都说好,肯定错不了。
只是……她没听程老板说起价格。
温苒苒想到这,开口问道:“程叔,那这第三家的价钱……”
程老板抿了口茶水笑着道:“好的东西自然是要贵上一些的,第三家八百五十两。”
饶是温苒苒心中早有准备,但一听见八百多两还是心头一震。
自摆摊以来,她也攒了不少银钱,老王爷这阵子隔三差五地来,每回的赏银都有二三十两。有一次吃了肘子饭这一高兴,赏了足足五十两!加上旁的富户贵人们的赏银、摊子上的利润、程老板处每月的分红……拉拉杂杂也只有三五百两银子。
这已经是她手头上所有银钱了,八百五十两……怕是把她卖了都凑不出来这么多银子!
程老板看出她的心思笑着道:“苒苒先不用急银钞之事,还是先去各家看看再说。”
温苒苒点点头,旁边坐着一言不发的父子俩对视一眼,若有所思。
程老板先是带着他们去了位置最偏的第二家,顺道中途时去办些之前就谈好了的事,两相便宜。
“老程!”店家见着程家的马车立即迎了出来,“可算是把你盼来了!”
程老板笑着指指他:“姜老弟,你当真是不讲理,咱明明前日才见了面!”
温苒苒下了马车,抬眼就是一块十分气派的牌匾。她往里粗粗望了一眼,见着左右摆了十数套桌椅,整洁干净,果真如程老板所说,十分宽敞。
“这位就是你常提起的温小娘子吧?”姜老板笑呵呵地看向温苒苒,不动声色地打量她。
他早听说东市上出了位了不得的小娘子,厨艺好、心思绝妙,短短数月就闯出了些名堂,生意极为红火,都做上了贵人富户们的生意。最近更是了不得,做的席面竟得了王爷们的赏赐。
那位惯常游山玩水不爱在京中的老王爷舒王殿下也是听得了她的名号才回京的,隔三差五就来上一趟,不少人都见过呢!
姜老板想着会是位结实的小娘子,却不想生得竟像是清荷般秀美,活像是天上王母娘娘身边的仙女!
程老板笑着点头:“正是,身旁的这两位是她的伯父与堂兄。”他介绍一番,偏头看向温苒苒,“这是姜老板。”
“姜老板好。”温苒苒噙笑打了招呼,温正良与温荣也与姜老板见了礼。
姜老板是个爽快人,赶忙将人请了进去:“如今天愈发的冷了,快快进来喝盏热茶!”
温苒苒随在一旁进去,瞬间觉得眼前一亮。
方才在外头瞧着还不显,只是瞧着颇为宽敞,但甫一迈进来只觉得视野开阔,心中也十分敞亮。
温苒苒抬头望了望,这家店面挑高足有五六米,是以采光好,看着才明亮大气。
程老板笑看看温苒苒,对姜老板道:“热茶待会再说,我这侄女如今眼里都是店面,估摸着看过之后才有心思喝你的茶。”
温苒苒不好意思地笑笑:“实在是姜老板您这店面大方又气派,我一见就喜欢!”
姜老板听了,面上笑容更盛:“那就先从厨房看起罢!这可是一家店的根本,马虎不得。”
温苒苒笑着点头,随他去了后厨。
此刻堂上还有客人,后厨也在忙碌,煎炸烹煮,很是热闹。她仔仔细细打量着四周,心中更是满意。这厨房虽没有程记酒楼的宽敞,但已是十分够用了。布置也妥帖细致,看着就是下了功夫的。
厨房是姜老板亲自看着修葺的,是他的得意之作。他满面兴奋地介绍着,心底也是有些不舍的:“这灶台是我请老师傅垒的,灶与灶的间距也有讲究,太近了串味、太远了又不方便……我从前就是做厨子的,最是在乎这些旁人不在意的细微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