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包子不如我妈做的好吃。”
“刚出锅就吃应该更好吃一些。”时萋没觉得不好吃,只是又加热了一回,没有新鲜的香是真的。
江淑月闷闷的咬了一口:“我就是想家了。”
她从躺在炕上就在碎碎念,越说越想家。
今天寄了信之后就心酸的厉害,这才去供销社买了一大堆转移注意力。
时萋看她两眼水盈盈要冒泪花的模样,打岔道:“今天花了这么老些,还有钱吗?听说月底就要分粮了。”
到时候几人肯定需要额外从生产队买粮食。
江淑月微点头:“我留出来了。”往后可不能这么花了,也就这一回,零零散散买的大部分都是知青点缺的东西。
话题很快转到分粮与分粮之后的农闲上。
时萋去卫生所时,身后多了个小尾巴。
江淑月屁颠屁颠的跟在左右:“之前不是还说不着急收拾嘛?要我说你能有这好活计,干脆半天工都省了,下工多累。”
时萋翻了翻眼皮,她倒是想了。
只是村医都是不脱产的,那是白天上工晚上瞧病。
看病不买药都是免费,就算买药也赚不什么钱。
这时候的村卫生员,可真是顺应口号为人民服务的。
“你不是一直喊腿疼?不好好在知青点歇着非跟过来干活。”
江淑月瘪了瘪嘴,她一走知青点就剩她一个女的了,心里怪没底的。
两人到的时候,周三嫂已经到了,因没有开门的钥匙。
正拿着不知道从哪找来的抹布在窗户外面擦玻璃。
时萋招呼了一声,快步上前开门。
周三嫂是个利索人,手脚麻利的很。
时萋本来预计慢慢清理三天的工作了。
有她在没多大会儿就干完了。
第70章 七十年代知青13
周三嫂收拾完就走了。
时萋和江淑月正满屋子转悠。
“这卫生所收拾出来真不错,还有个小屋呢。”江淑月指了指医务室左边的小门。
里间的屋子不算大,大约有七八平,也不知道原来打算干什么用的。
看了一圈实在没什么需要收拾的了。
两人锁了门便回知青点。
还没进院门,就看见韩国栋在那看柴火。
“韩知青,你这是查数呢?”江淑月打趣他。
韩国栋好脾气的点头笑:“看看我们这边还差多少柴火没存够。”
“你可真细心。”
“不在意些不行啊,不然冬天挨不过去。我看你和方知青的柴火都存了不少,等等钱知青和姜知青的也存够了,你们屋这个冬天就好过些了,别看冬天不上工,不上工也难熬着呢。”韩国栋感慨道,人可不如麦子抗冻。
麦子冬天被雪一盖是养苗,到了来年照样长。
人可不行。
随便闲聊了两句,时萋和江淑月进了屋。
江淑月呆愣愣的咔吧着眼,转头看向时萋:“她俩是不是一根柴火都没捡?”
时萋知道她说的是谁,同屋的钱知青和姜知青。
她点头印证:“可是呗,她俩要是不存,按韩知青的算法咱冬天还真是不够。”
“兴许这段日子天天上课没时间,晚上我问问她们。”
江淑月拍案而起:“她俩还没时间?一个星期就休息一天,比院子里谁过得都滋润。”
她这段时间可遭了大罪了。
要是没对比还好,有了同屋的这两个人在,显得她格外狼狈。
钱丽影和姜亚琴的老师当的似乎也不大愉快。
每天晚上回知青点,和两人几乎无话可说。
江淑月看不惯两人的做派。
都是知青,不过是运气好赶上了好时候能在村里当个教师。
谁比谁又高贵多少,一天傲气的不行。
一个屋四人,就这样自动分成两派。
最重要的是,那个钱丽影嫌她睡觉打呼噜。
半夜踹醒她好几次。
两人已经干了两次架了,积怨深着呢。
想她一个风华正茂的小姑娘,被说打呼噜。
她以前从来不打呼噜,还不是因为白天累的。
时萋扶额,看这姑娘属火药桶的,动不动就炸。
前两天大半夜就和钱丽影干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