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识铺展开后,发现周遭的鬼是真多。
最近时萋发觉自己身边的鬼怪越来越少,几乎到了目之所及看不见一个的程度。
结果神识覆盖下发现远处三五成群聚成一堆的,数不胜数。
“你们知道吗?老张没了。”
“怎么没的?”
“他不是去大财主家吃香火了嘛,正好陈仙姑带着那个小阎王过去了,听说小阎王原来就是用拳脚打鬼,现在不一样了.......”
“别卖关子,怎么不一样了?”
“现在她所到之处鬼都没了踪影,据说是她吃鬼.......”
随之而来的是一阵鬼吼鬼叫,叫完转头去找相熟的好友:“你们知道吗?陈仙姑家里的小阎王现在吃鬼补身,我们这样的鬼她一口一个,红衣厉鬼对小阎王来说,就是肉里的脆骨。”
他的朋友们:“小阎王吃鬼了,一把抓下去,十来只。团一团塞进嘴里,咔嚓咔嚓就嚼碎了。”
时萋:.......
鬼传谣言,更是离谱。
.....................................
因不论是鬼神之事还是真的生病求医问药。
时萋都能解决的很快,也没有后续反复出问题的情况。
随着陈仙姑接的活儿越来越有难度,顾客满意度依旧很高。
是以,乐余村有个法力了得的陈仙姑,几乎没有她解决不了的邪祟。这种说法渐渐传播出去。
连周围城镇和更远处的王城里的贵人,也开始跑到她们这样的偏远乡村来请人。
这样的大主顾越来越多,动辄就是一两碎银以上的收益,不过两年时间,陈仙姑就攒出来了三百多两。
相比于乐余村这样人口稀少的小村子,就算有周围村镇的生意,也是比不上最为繁华的王城那边工作多。
陈仙姑犹豫纠结了许久,又和时萋商量了一番。
最后下定决心搬家。
如今每隔几日就能接到来自周围城镇的邀请,她和时萋这么频繁往来王城和乐余村之间,路程实在有些漫长,马车颠簸数个时辰也太折腾了些。
陈仙姑这人没什么物欲,家里杂七杂八的东西不多。或者说没有其他邻居家那么多,并且这次离开,一些破旧的物什她都打算换新。
所以搬家时只简单收拾了一个马车,就把东西带齐了。
从乐余村直接搬到王城,这个跨度实在大了些。
陈仙姑手头上的三百多两,在镇上也算得上富户了。
可想在寸土寸金的王城中,买个像样的宅子可不易。
但陈仙姑也是有别的打算的。
做这一行久了,她也发现越是远离尘世的“大仙”,百姓就越觉得能力卓绝。
比如齐州府城外,落霞峰上的大箬寺和谷峰观。
提起里面的大师,人人都会冠上得道高人的称号。
所以住在城中就落了下乘,沾染了凡尘烟火气。
王城外也有不少庙宇和道观。
有师承,有规模,名头响亮的“大仙”居所也不少。
陈仙姑打算就在那里住下。
第422章 古代版真假“千金”15
大仙这个行业,也有许多明里暗里的竞争。
特别是像陈仙姑这样的没有根基、没有后台的野路子。
搬到王城附近的石落山后,陈仙姑发觉上门的生意明显减少。
但她却没有后悔搬家。
乐余村那边,到底是离着陈仙姑原来的婆家杜家和娘家太近了。
以前的陈仙姑虽也时有生意,但赚的不多,大部分人家给点自家栽种的菜、粮也就是了。
勉强够陈仙姑自己温饱的,杜、陈两家也看不上眼那点不值钱的东西。
如今找上门的贵人渐多,明眼人都知道陈仙姑挣到了钱。
也就是拿捏不准到底挣了多少。
陈家之前才借着邀请陈仙姑回去看侄子成亲,旁敲侧击的打探了一番,没直接闹上门来。
对于哥嫂、弟妹的询问,陈仙姑一概不承认。
但她知道,那些人可不会听她一面之词,总会打听出来点什么。
陈家在当年她生活艰难时,想将陈仙姑二嫁了换取彩礼。
幸而杜家虽然不愿意白养陈仙姑这么个“丧门星”,也不愿意自家娶进来的媳妇被娘家白领回去。
两家因为陈仙姑的去留问题没少扯皮。
最终陈仙姑从镇上学了“技术”,把兜里的余钱一口气花了个精光。